存档

2009年10月26日 的存档

【看電影之4】蓝风筝

2009年10月26日 身是客 评论已被关闭

1

王小波“人性的逆转”中說:“贫困是一種生活方式,富裕是另一種生活方式;追求聰明是一種人性態度,追求愚蠢則是另一種生活態度。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在追求快樂,有一些人在追求痛苦;有一些人在追求聰明,有一些人在追求愚蠢……”

這話給我啟發很大,于是,我推廣為受苦受難是你的選擇,招受愚弄是你的選擇,當一個腦殘也是你的選擇。
某人跟我說:不是這樣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清楚嘻嘻TV的新聞應該怎么听,日人民的報應該怎么看,你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不是理所當然的,只是你比較幸運,有機會翻過一座墙。在高墙內的天空只有頭頂那一方,不是他們不願看見遠山或者大海,從來沒有看見的人,是不會知道世界上有這樣的风景存在。
我不以為然。這么顯而易見的事情都願意去相信,這不是選擇當腦殘是什么?

前陣子网上有人談及正步容易震到腦部,許多國家廢止了。
我忍不住說:不踢正步,腦子也是殘的。
那位网友告訴我:在里面,不許看書,不許學習,偷買一本《退步集》也會被責反那個敏感詞啦。

我動搖了,直到看了這部《蓝风筝》,徹底推翻之前的想法。
學校停課,铁頭興沖沖回去,跟他媽說:今天批了校長啦,我也啐她了。
他媽一巴掌,打得他莫名其妙。

當紅衛兵沖進铁頭繼父家,將病重的繼父抬出去批斗,铁頭為了保護母親,被打得頭皮血流,倒在地上,睜眼望著挂在樹梢上的蓝风箏,早已破爛的风筝。這時候,不用他媽的巴掌,我想他應該覺醒了,懂得自己思考了,再也不會為批斗校長而歡欣鼓舞,上去也啐上一口了。

別說铁頭這么小,連岳在他27岁的時候還買了三本《中國可以說不》,激動地四處送人。

如果不是親身遭遇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想明白了什么,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動物農庄里,而且,還會衷心贊揚動物農庄好。
從來沒有平頭百姓的選擇。

2

感謝RS,如果不是他推薦,我應該不會發現這樣一部好片子。
文*革的事,算知道得很多,有紀錄片、照片、樣板戲、宣傳畫、革命歌曲、語錄、相章、以及后來的電影、小說…..而1953年-1968年,公私合營、大鸣大放、打成右派、大炼钢铁、除四害、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災害,正是我缺乏了解的一段历史,《蓝风筝》給我補了課,立體再現了這段历史。

這么一部寫實電影,說了一點历史真相。
為什么遭禁?
為什么田壮壮禁拍八年?
都做得出來,還怕被人說呀?!

3

《鬼子來了》好像是《蓝风筝》的姊妹篇。
《鬼子來了》說的是無論什么統*治者,遭殃的總歸是老百姓。
《蓝风筝》說的是即便同一個統*治者,無論你是何等樣的老百姓,何等樣的態度,總歸要遭殃。

陳淑娟的三個丈夫,一個死在反右,一個死在三年自然災害(大跃進的間接受害者),一個死在文*革,可以說一個動運整死一個丈夫。
陳淑娟的大姐是延安時代的老革命,丈夫牺牲在前線。她整天馬列老太太一樣積極,文*革仍被戴上大牌子挨斗。
陳淑娟的三哥是國民D起義過來的,受到排擠,幸患眼疾,病休在家,才躲避直接的肉體折磨。他的人生,仍然不幸。心愛的女朋友朱瑛,因為長得漂亮又不肯去陪領導跳舞,從文工團罰到工廠做苦力(可以想像,領導都是嗜吃紅燒肉的孫子那鸟樣)。后來她仍然不從,干脆被送進监牢。他俩彼此相愛,因為這種迫害而無法有情人終成扣肉(麦兜金句)。
陳淑娟的弟弟,口無遮攔,學生時代就已被打成右派,發配大西北。后來,終于結婚了,找了一個很丑(不是我說的啊,是铁頭說的)很囧但家庭成份好的貧下中農姑娘。新娘在屋里跳來跳去抢活干,陳淑娟的弟弟歪在床上斜眼冷冷瞟她。一輩子的幸福?哈!
陳淑娟的房東蓝太太,解放前略有薄產,解放後店鋪主動上交,房租也少收,什么動靜仍首當其沖,遑遑不可終日。省下的面粉蒸饅頭,饅頭一下子蒸得多了一點,嗯,還香了一點,遭到斥責,饅頭充公。

归根到底,就一句話:誰叫你不幸生在了中國。

4

除四害那段,場景里每一個人都拿了碗啊锅啊什么的在敲。某人突然問我:你知道他們在敲什么?
我茫然:不知道。
這是除麻雀。毛*主*席說的,麻雀是四害之一,因為它吃糧食。在某天的某個時刻大家一起拚命敲東西發出响聲,吓得麻雀不敢著陸,一直飛啊飛,直到累死,達到除掉它的目的。
我笑趴在地。

回頭狗狗了一下:“根据当年不完全的统计,这一年全国捕杀麻雀2亿多只,结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中国城市街到的两侧树叶几乎全部都被害虫吃光了。”

5

為什么叫《蓝风筝》?
琢磨不出。

风筝代表自由和希望?Blue代表忧郁?

6

八卦時分。

《蓝风筝》中的陳淑娟結了三次婚,演陳淑娟的呂麗萍也結了三次婚。
導演你什么意思嘛你。

真是戲如人生,不過呂麗萍的三個husbands都健在。

說起husbands,電視劇《圍城》中,呂麗萍飾演的孫柔嘉在三閭大學上課,學生堂上搗亂,說她有many husbands,氣得她哭鼻子,其實大可不必啦。

原帖地址:http://paowang.net/post/10035526

标签:

『知了会』蓝风筝

2009年10月26日 s因素 评论已被关闭

『看电影』蓝风筝
北京这几天有点阴天,还有风,又到了秋风扫落叶的季节,这样的周末下午正好窝在家里看电影。此前只听说是禁片,没想到是这么凄惨的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小男孩铁头被打的浑身是血躺在地上,破烂不堪的蓝风筝挂在秃树枝上摇摇欲坠。

影片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表现一个家族姐弟四人在那个时代的悲惨命运,这种讲故事的方法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杀死一直知更鸟,那个已经成为名篇了,里面的小女孩用言语说退攻击他爸爸的黑人的情结经常被社会心理学的书籍拿来做案例分析。
铁头的画外音讲述了爸爸、叔叔(也是继父)、继父这三个和妈妈有关系的男人的凄惨命运。
爸爸(濮存昕扮演)一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开全体大会正要举手表决谁是优派的时候,起身上了趟厕所,回来就成了优派,被下方到一个遥远偏僻的地方,被一棵大树砸死了。感觉濮存昕就是本色表演,拘谨憨厚的笑。
叔叔(李雪健扮演)为了保全自己写了一封揭发信,使朋友成了优派,但他自己也一直不好过,一直被自责和内疚折磨,带着赎罪的心照顾铁头和妈妈,最后得肝病死了,李雪健的表演也如出一辙,他演的多是那种木讷、善良、最后的结局都不太好的好人,前段似乎有报道他也得了什么病,现在应该好了吧。
继父(郭宝昌扮演)是个老干部,也是个善良的好人,对铁头和妈妈照顾有加,在被专政之前把存折交给了妈妈,被斗的心脏病发作而死,妈妈因为替郭宝昌说话也成了反革命,被关押。
故事就是这三大块,中间穿插着铁头的大姨,舅舅们的坎坷命运,主要演员是吕丽萍,演妈妈,吕丽萍演的很多角色都脱不了“那股劲”,我说不好那股劲是什么,反正我觉得只有吕丽萍才能演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张丰毅在里面客串了一个戏中戏的角色,黑蛋的爸爸,台词是对黑蛋妈妈说的,等埋了咱爹你就再走一步吧,我要去给爹报仇,93年那时候张和吕丽萍在谈恋爱还是结婚了不得而知,但是后来他们离婚了却是事实。这戏里戏外的命运都这么的忐忑。现在除了濮当了领导偶尔露面,其他几个人似乎都不太活跃哦。
电影虽然凄惨,但是里面的很多生活场景却让我觉得熟悉和温馨,50、60、70后们大概都能从中找到共鸣,胡同,大杂院,邻里亲如一家,过年吃饺子,小孩子提花灯放鞭炮,手心手背捉迷藏,拍烟盒……看了让人好怀旧,看完天就黑了,到了该做晚饭的时间,我走到厨房发了会呆,童年久违了的黄昏想家欲哭的感觉油然而生。
谢谢推荐。
2009-10-25

标签:

蓝风筝之十年之前

2009年10月26日 木鱼 评论已被关闭

前几天,网上统计说90%以上的80后认为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家里两老讨论起来乐了半天。

总觉得今天我们谈论这个电影,跟统计80后如何看待喜儿和黄世仁有一拼,也是没有了当年的环境和背景,感觉是很混沌的一件事。

电影的那一段只是动乱前的一场序幕,很多人的一生因此而改变,天真的人首当其冲。电影展现了不幸的各种方式,不同的承受者,和压抑中的人间温情,所有事件没有任何一个受益者。推动整个事件的大势力,即便当时达到了排除异己的目的,最终还是背上了一世骂名。片子以儿童的视角来看这段历史,很讨巧,很省力,因为他不必去思考,只需要承受。

家里长辈中也有郭冬临那样的人,那些运动对他们影响巨大,但是他们本人几乎从来不会提起那些事情,也没有抱怨过命运,我只从父母那里间接听到那些年的一星半点。而斯人已去,再也找不到人问。有时候我会在网上搜索,可是网上只搜到开头,别人记载的结果跟我听到的又是两种不大相同的说法。那个乱世里多少小人物就这么度过一生,让人无从追溯。

收走蓝太太的一锅馒头,“放坏了也不会有人吃”,没收馒头的人后来也遭到了批斗。朱英因为不肯陪首长跳舞进了监狱,她后来被释放是否也是因为把她送进监狱的人作为当权的人像老吴一样挨了整?来自蓝太太、朱英、树芳这一方的声音很多,我更想知道的是另外一方怎么想,但是不会有答案。

田壮壮以禁拍10年为代价拍出这部电影就是为自己那个永远解不开的心结,电影里说话永远像是鼻子不通的铁头,多多少少记录了他自己的一段生活,电影的故事恰好在田本人离开北京那时结束了。在一本书里有田壮壮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从小在四合院里面长大,熟悉四合院的每一个地方,能够分辨出每一个地方的气味。不去拍它的那么多个春夏秋冬,它的那些过往,心里会很不安的。一个院子里看似平静,看似和睦,其实里面有无数不可见的暗潮涌动,蕴藏着、发展着,直到最后人的命运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对于电影来讲是值得为它一做的东西。看伯格曼的片子,看小津安二郎的片子,我们感动,并不是因为它讲的是一个瑞典的故事,或者是一个日本的故事,而都是关于人的东西。这可能就是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它在漫不经心之间去影响一些人、感染一些人。电影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娱乐功能,一个是教化功能,我觉得我的学识以及人生哲学是不够教化人的,但电影至少应当是对我心灵里面的东西进行一种传递。”

 ————————–分隔线——————————-

“老头乐”是一种烟花的名字,你们知道吗。。或者只有我不知道?

原帖http://paowang.net/post/10035456

标签:

蓝风筝的离席

2009年10月26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没有一部被禁的电影的导演就不是一个好导演。
如果用抢指着我的头,一定要选出一部中国最好的电影,那就选《蓝风筝》。
十七年是个比较少提及的年代划分概念,那十七年被锣鼓喧天、热情、红旗招展、新气象掩盖着。田壮壮站在十七年的尾巴上放了一只风筝,他为自己的调皮此付出了代价是八年。
换个轻松点的话题,六人行里面的罗斯也结了三次婚。
《蓝风筝》白描了那十几年的变革过程,没有控诉指责,像是不带感情的在说别人家的事情,不加评述,连句感慨都没有。院里的石榴树对大瓷鱼缸说,看,下雪了,啊,雪化了。影片中的事件几乎都回避了本身的高潮部分,只有事情的一个片段一个片段,所有的人和事一年一年的推过来。这个手法很明显比同年的《活着》和《霸王别姬》更高,特别是《霸王别姬》,我一直觉得这片子被高估了,就是靠演员撑着的电影。
《蓝风筝》是我看过的拍的最细腻的电影之一,炉火纯青非常耐看,里面没有一个镜头是放空的,都是满满的,故事设置的非常精致,平仄兜转不徐不疾。这电影以后我会看很多次,这里就说说一些比较深的感触。
这是一个群戏,吕丽萍虽然是主角,但是整个电影情节并不是围绕她的三次婚姻展开的,实际上是编年体。吕丽萍不过是贯穿全片的串场过渡性的角色。出场的人物很多都有着完整的故事,每个人出现一次,就会展示出这个人的命运随着年代而发生了什么变化,看似随意实则很用功。街道上的女积极分子,她的每次出现都伴随着各种运动,她和房东蓝太太是一对儿,她对蓝太太的说话口气一次一次的转变。如果她是小市民积极分子的代表,那么吕丽萍的大姐就是知识分子中的积极分子代表了。大姐是老革命了,有着很高的政治觉悟,一直骄傲的紧跟路线走,最后也被打倒批斗了。等等。按照这个思路看下去,里面的所有人在每个年代都有着不同的际遇,随便哪个人都是个完整的故事。十年浩劫不是凭空发生的,有些东西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蓝》试图思考这个过程,我想这是它遭禁的原因。
《蓝》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预兆或者说暗示。郭冬临开玩笑用条幅罩住了濮存昕的头,结果濮就是因为郭的政治天真而导致命丧他乡。李雪健送的结婚礼物是新人的属相,小马的脖子断了也是一个预兆。最牛的桥段设置是李雪健死的那天晚上,铁头拎着灯笼出去玩捉迷藏的那段,这段太牛了。表面上看是补了一些铁头的戏份,以及李雪健作为后爹和母子二人相处的状况。李雪健给铁头点了灯笼,铁头在外面把灯笼烧了,然后李雪健在家里倒了。特别是铁头提着灯笼独自站在黑漆漆的街上,不知道其他小朋友在哪里的那个景象,带来的恐慌感是无法描述的,动荡的时代中极度缺乏安全感,看不到黑夜的尽头,不知所措,无助……灯笼的象征意义特别明显。
大哥的文工团女友,估计跳舞的时候被性骚扰了,或者要跟她结婚。那时候很多进城的部队领导都有着朴素的理想,找个细皮嫩肉好看的小媳妇,大学生最好,文工团护士医生都是苗子。虽然这个情节很婉转,但是略微一想就能想通是怎么回事。她的不听话应该在女文工团员中起到了一定的坏作用,所以被整的很惨很惨。就冲这点,这电影就该禁。
虽然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不过还是用心的安排了一些有内在冲突的情节。比如李雪健的死,三年自然灾害终于熬过去了,总算吃上顿可心的饺子了,他却因为三年中营养不良得的病死了。濮存昕撒了泡尿,右派了。
电影里有一些细微但是动人的小情节,比如铁头要老头乐做玩具,再比如李雪健死的那天晚上院子里邻居们的对话,最好看的是铁头和他的小侄女,拍的太好看了。小姑娘奶声奶气的非要跟着铁头玩,铁头从开始的抗拒一直到最后的不舍,情绪的细微转变都给拍出来了,这在其他电影里面可能会作为一个主题,而田壮壮几个镜头干净利落的完成,真帅。小侄女缠着铁头放风筝,磨人劲儿,铁头说行,小侄女抿嘴一笑,真好看。继父部分拍的太漂亮了,简洁明了,生动细致。
农民在这部电影中只派了一个代表,铁头小舅妈,一口一个妈我来吧,成分好特别献殷勤的农村姑娘。
那院有只猫,虽然没露过脸,但是一直叫唤来着,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再也没听过猫叫了。
一直都是冬天。
濮存昕和大哥聊天的时候,吕丽萍为什么突然哭了,是不是她知道了领导骚扰大哥女朋友这事儿。而当她后来和大姐说起濮存昕埋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苦笑。
这片子可以当做纪录片来看,这里面的很多事情现在都看不到了,比如做棉衣,腌酸菜,活煤,包括服装,道具,现在要是拍那个时代肯定弄不到这么好了。吕丽萍在那院的屋里的摆设一直在变化。
摄影真漂亮,太讲究了。
……
第五代导演,包括田壮壮,后来突然就不行了,拍什么都不是那么回事了,也不仅是拍电影的,写小说的那些也是这样,这事情我一直想不太清楚。
……
在百度上搜的时候,居然发现了这篇帖子,http://paowang.net/post/3013897,时间过得真快。
蓝风筝象征着什么?

又及:本周的电影是《虎度门》

原帖地址:

http://paowang.net/post/10035453

标签:

【看电影】蓝风筝

2009年10月26日 dos622 评论已被关闭
在我的脑子里,1949年之后到1966年之前,基本上就是一个很短暂的时段。现在想想,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大的时代,应该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我仿佛知道一些,也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我坐在电脑前,应该为这部片子说点什么,却基本上无从下笔。我该说什么呢?我说看到片子的开头代表新郎的玩具头掉了预示一个不幸的结局,就象第 二个灯笼玩具烧掉预示着东西一样,灰飞烟灭?或者夸夸吕丽萍的细节真好,李雪健示爱的时候,她白净的脸哭的泪奔,但是捂脸的双手却粗糙黝黑。
这些不是我想说的,跟这部电影也没有什么关系。
这部片子,与其说是一个故事,更象是一个纪录。记录那个时代中的每一个普通的人,记录他们流在普通人群中的生活和遭遇。
都是普通人,连个应有的反派也没有,和我所遇见的生活一样。
我负责任的说,我长这么大就没遇见过坏人,坏人对于我是在传说中的,比如杀人犯强奸犯,我确实一个都不认识,新闻上的不算。
一个社会,大部分人要整天处于理直气壮器宇轩昂的状态,是很操蛋的事情。象铁头的大姨,老公挂在淮海战役,她也不坏谁,可就成了一个灭绝师太样,真烦人。
实在是没有大脸,站在这里轻松的对过去指指点点。
我们的现在都是过去种种的重叠。
就因为这段历史时间的存在,我可以对自己说,我就是讨厌那种软一刀硬一刀的人或者事;而且因此我也相信,这个世界上不说脏话的不代表不伤人。谁 敢说拿走蓝太太一锅馒头的喇叭大姐不是一脸纯天真,不是发自肺腑的想干好事?算了,不延伸了。说多了,跟借着观后感指责谁没什么区别,毕竟最近发生那么多 事,权当巧合吧。
有些话,是中国人都知道,不方便说。我唯一能说并该说的是:这片子没什么可该禁的地方。当然,这个时候说这个话,也算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大陆曾经乌七八糟的这个样子,《蓝风筝》不过表达那段人所共知的最糟糕的岁月的开始。
在对岸的香港,有个吴正老先生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在抱怨这个世界,却不知道世界也在抱怨--难道我不是你们构成的吗?(不百度了,大意如此)
所以,尽管只是看这一部电影这一段故事,但那些人那些事,我却没什么权力在观众席中指手画脚的写什么影评。评谁啊?凭谁啊?
向田壮壮导演致敬--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原帖地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