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风筝的离席
没有一部被禁的电影的导演就不是一个好导演。
如果用抢指着我的头,一定要选出一部中国最好的电影,那就选《蓝风筝》。
十七年是个比较少提及的年代划分概念,那十七年被锣鼓喧天、热情、红旗招展、新气象掩盖着。田壮壮站在十七年的尾巴上放了一只风筝,他为自己的调皮此付出了代价是八年。
换个轻松点的话题,六人行里面的罗斯也结了三次婚。
《蓝风筝》白描了那十几年的变革过程,没有控诉指责,像是不带感情的在说别人家的事情,不加评述,连句感慨都没有。院里的石榴树对大瓷鱼缸说,看,下雪了,啊,雪化了。影片中的事件几乎都回避了本身的高潮部分,只有事情的一个片段一个片段,所有的人和事一年一年的推过来。这个手法很明显比同年的《活着》和《霸王别姬》更高,特别是《霸王别姬》,我一直觉得这片子被高估了,就是靠演员撑着的电影。
《蓝风筝》是我看过的拍的最细腻的电影之一,炉火纯青非常耐看,里面没有一个镜头是放空的,都是满满的,故事设置的非常精致,平仄兜转不徐不疾。这电影以后我会看很多次,这里就说说一些比较深的感触。
这是一个群戏,吕丽萍虽然是主角,但是整个电影情节并不是围绕她的三次婚姻展开的,实际上是编年体。吕丽萍不过是贯穿全片的串场过渡性的角色。出场的人物很多都有着完整的故事,每个人出现一次,就会展示出这个人的命运随着年代而发生了什么变化,看似随意实则很用功。街道上的女积极分子,她的每次出现都伴随着各种运动,她和房东蓝太太是一对儿,她对蓝太太的说话口气一次一次的转变。如果她是小市民积极分子的代表,那么吕丽萍的大姐就是知识分子中的积极分子代表了。大姐是老革命了,有着很高的政治觉悟,一直骄傲的紧跟路线走,最后也被打倒批斗了。等等。按照这个思路看下去,里面的所有人在每个年代都有着不同的际遇,随便哪个人都是个完整的故事。十年浩劫不是凭空发生的,有些东西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蓝》试图思考这个过程,我想这是它遭禁的原因。
《蓝》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预兆或者说暗示。郭冬临开玩笑用条幅罩住了濮存昕的头,结果濮就是因为郭的政治天真而导致命丧他乡。李雪健送的结婚礼物是新人的属相,小马的脖子断了也是一个预兆。最牛的桥段设置是李雪健死的那天晚上,铁头拎着灯笼出去玩捉迷藏的那段,这段太牛了。表面上看是补了一些铁头的戏份,以及李雪健作为后爹和母子二人相处的状况。李雪健给铁头点了灯笼,铁头在外面把灯笼烧了,然后李雪健在家里倒了。特别是铁头提着灯笼独自站在黑漆漆的街上,不知道其他小朋友在哪里的那个景象,带来的恐慌感是无法描述的,动荡的时代中极度缺乏安全感,看不到黑夜的尽头,不知所措,无助……灯笼的象征意义特别明显。
大哥的文工团女友,估计跳舞的时候被性骚扰了,或者要跟她结婚。那时候很多进城的部队领导都有着朴素的理想,找个细皮嫩肉好看的小媳妇,大学生最好,文工团护士医生都是苗子。虽然这个情节很婉转,但是略微一想就能想通是怎么回事。她的不听话应该在女文工团员中起到了一定的坏作用,所以被整的很惨很惨。就冲这点,这电影就该禁。
虽然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不过还是用心的安排了一些有内在冲突的情节。比如李雪健的死,三年自然灾害终于熬过去了,总算吃上顿可心的饺子了,他却因为三年中营养不良得的病死了。濮存昕撒了泡尿,右派了。
电影里有一些细微但是动人的小情节,比如铁头要老头乐做玩具,再比如李雪健死的那天晚上院子里邻居们的对话,最好看的是铁头和他的小侄女,拍的太好看了。小姑娘奶声奶气的非要跟着铁头玩,铁头从开始的抗拒一直到最后的不舍,情绪的细微转变都给拍出来了,这在其他电影里面可能会作为一个主题,而田壮壮几个镜头干净利落的完成,真帅。小侄女缠着铁头放风筝,磨人劲儿,铁头说行,小侄女抿嘴一笑,真好看。继父部分拍的太漂亮了,简洁明了,生动细致。
农民在这部电影中只派了一个代表,铁头小舅妈,一口一个妈我来吧,成分好特别献殷勤的农村姑娘。
那院有只猫,虽然没露过脸,但是一直叫唤来着,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再也没听过猫叫了。
一直都是冬天。
濮存昕和大哥聊天的时候,吕丽萍为什么突然哭了,是不是她知道了领导骚扰大哥女朋友这事儿。而当她后来和大姐说起濮存昕埋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苦笑。
这片子可以当做纪录片来看,这里面的很多事情现在都看不到了,比如做棉衣,腌酸菜,活煤,包括服装,道具,现在要是拍那个时代肯定弄不到这么好了。吕丽萍在那院的屋里的摆设一直在变化。
摄影真漂亮,太讲究了。
……
第五代导演,包括田壮壮,后来突然就不行了,拍什么都不是那么回事了,也不仅是拍电影的,写小说的那些也是这样,这事情我一直想不太清楚。
……
在百度上搜的时候,居然发现了这篇帖子,http://paowang.net/post/3013897,时间过得真快。
蓝风筝象征着什么?
又及:本周的电影是《虎度门》
原帖地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