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09年12月28日 的存档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之实景还原

2009年12月28日 木鱼 评论已被关闭

同样是对导演自己少年时代的追忆,《A Brighter Summer Day》跟《阳光灿烂的日子》相比,片时长了一倍,内容丰富了很多,简而言之,这个电影是台北民间历史的一章,通过小四的理想主义破灭、少年时代终结的故事,映射了台北60年代的社会民情。

那么多琐碎的点点滴滴,却让人觉得并非可有可无,也就理工科出身的导演能把这些细节一个个安排妥当,把他在台北的少年时代,完全还原浓缩进电影,展现给观众。跟那环境有些交集的人,可能会更喜欢通过片子来回味自己的生活片段,而我是个毫不相干的人,只得旁观。

也因为这样吧,我觉得这个片子有些闷,分两个时段看完,看得昏昏欲睡,情节推进缓慢,电影细节繁杂铺陈,结局是顺理成章的惊心动魄。这个电影没有直白地表达情绪,很客观,很克制,很细致,像纪录片,虽然谈不上喜欢,但是总会不知不觉去琢磨那些细微的地方。

构图:电影的主线是小四,小四承载了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种种压力,在最后的一刀刀中释放。所有的枝节也都跟最后发生的这个事件息息相关。画面的构图出现了很多繁复的线条,窗棂、地板块、片场的大空间间隔,等等。

时代:同一个时代,两岸的人做的事情差不多,都在忙着关起来让人交代问题,查找通匪、里通外国的叛徒,错抓一千不放一个,真是同根同宗。这边是下放的父母和放羊的孩子,那边家长也都是自顾不暇,对孩子的教育和关注即便尽了全力也只是那么有限。

理想:小四的父亲受到的正统教育注定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坚持的那些原则徒然让他在这个时代处处碰壁。已经作为小帮派老大的Honey偶尔看到一本书,也构建了他的满理想主义梦幻。Honey出现的场景,灯光亮了至少十个巴仙,可惜那么耀眼也不过昙花一现。

王茂:小时候班里都会有同学发育慢,比大家矮很多。不管到哪个班好像都有这样的同学。就是有了这种人物设置,感觉特别真实。小猫王的高音毫不费力,可能是因为变声也比别人晚。听到他的天籁之音,不禁会想,猫王流行的时候,对岸这边除了林副统帅的公子之流以外的大众都没有能够听到。

小明:她只是有点清秀,由于生活艰难的原因,远远比同龄的孩子早熟。利用有限的资源去耍耍手腕来争取自己生存所必须的东西,已经成了她的本能。她用一个女孩子的自尊和清白的名声来交换这一切,付出的并不见得比得到的少。小翠说差她还差得远咧,那种嘲笑鄙视,我觉得不是导演要加在小明身上的嘲笑鄙视,而是要表现小明也是被侮辱和损害的,有一种热肠冷眼大慈悲。

小四兄弟:两人真像,我弄混了好几回,后来看纳纳说这两演员本来就是亲兄弟。张震从小就帅啊。

青春:青春就是动物凶猛,代表语言就是操操操操操,由此可证,泡网永远年轻。希望年轻的泡网永远存在。

http://paowang.net/post/1005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