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0年3月 的存档

过火山河

2010年3月20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锦绣山河一把火》是部有点冷门的电影,下载的过程痛苦漫长,最后剩了一点就是不走了,我忍无可忍干脆不管了,改了后缀名直接看。

东欧人的艺术天分是天生的,我觉得他们的艺术能力指数一生出来就比其他的人高一个等级,也有可能是他们多桀的民族命运催生的。生活安逸了,所表现的东西就会缺少力度,描写每天都在吃猪头肉肯定比不上每天都想吃猪头肉更动人。《锦绣山河一把火》的内容并不复杂,波黑战争中的南斯拉夫人是怎么战斗的。

片中反复的强调兄弟阋墙的主题。一对发小从小到大混在一起,过着山中不知岁月长的田园生活,一直到战争爆发;隧道外的穆族指挥官是隧道内的塞族指挥官的妹夫;开杂货铺的胖老板和瘦邮递员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就像波黑战争中的塞族、穆族、克族一样,他们拿起了现代化武器,趴在不同的战壕里,千方百计的想要干掉曾经的兄弟。电影在表现这方面的时候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没有什么思前想后的恻隐之情,兄弟们见面相互打招呼的唯一方式是子弹,无所不用之极。女教师从隧道外走进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因为这个女教师的故事,这部电影有了普遍意义,因为很多人类在互相残杀的时候都用过这样的招数。我很钦佩女教师这个桥段,诗意的,悲伤的残忍。

他们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好像不是因为手指头被剪了这么简单。不过,波黑战争的原因大概也不复杂,对有信仰的人来说,一生大概只有两个状态,要么在战斗,要么在准备战斗。一大家子人围坐着,在风和日丽的户外聚餐,电视中的画面或者演讲激发了心中的信仰,于是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捍卫战争中,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想想《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的鼓惑就释然了。当然,换个角度看,战争本身也很莫名其妙,你能解释清楚我们的三年解放战争吗?几百万中国人互相残杀,开心得不得了,还拍了很多大片用以献礼、纪念,彰显。从来没有感到荒唐悲凉吗?

我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也没什么坚定不移的信念,初中的时候看高阳的《胡雪岩》深受教诲,时至今日我还是当年的那个想法,如果爆发战争,那就把家人找个山沟安顿好,然后我出去捞世界去。日本人美国人苏联人蒙古人南蛮子谁说了算我都没意见,我过我自己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正常人,包括被我们关进医院的所谓的精神病患者。本片的导演并不是莽汉,他在解释兄弟阋墙原因的时候是细致有层次的来进行。隧道作为童年时兄弟俩故事的主要线索,一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这是那场战争的起始,那条有着象征意义的隧道被堵上的原因,这种仇恨是很难化解的。而具体到个人,两个那么相好的人是怎么进入你死我活的状态?胖子和主角在隧道顶上的那段问答是最好的注脚,就在他们的误会有一点点化解的时候……

片子的结构有点小花哨,但是想想这样的内容,如果一直顺着拍过来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很难演,也会让调子显得沉重,结构显得笨重,这么一想,现在的结构就有很大优势了。而且把童年那条线埋得很深,一直到最后与成年的结局汇合,这个很漂亮。

我很喜欢片尾结束时的那首歌,一剪子下去,嗷的一声嘶叫,全南斯拉夫人都在摇滚。

我发现维和部队在南斯拉夫人的眼中维持着万年无法翻身的小丑形象,他们在不同的电影中尽情的嘲讽维和部队,最突出的是同题材电影《无主之地》。在本片中维和部队也露了可爱的一小脸。

高唱着前南忠于铁托的革命歌曲,驾驶着大卡车冲出隧道的那个塞族老指挥官,是瓦尔特演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那个瓦尔特,《桥》中的那个老虎。《桥》的导演是穆斯林,在波黑战争中饿死在萨拉热窝,老虎的扮演者巴塔,就是本片中的老指挥官是塞族,波黑战争后曾经打算竞选总统,现在还是议员吧。

感慨。

标签:

谁的本命年要出租吗

2010年3月15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我觉得《出租车司机》和《本命年》很像,才放在一起看。

1966年李慧泉儿在北京出生了,那一年文革开始;10年之后,特维斯从越南退伍,在纽约找到了开出租车的工作,此时李慧泉儿该认识方叉子了,他俩 会一起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去世默哀,经历来自唐山的震动,在街头上用帆布搭起来的地震棚里打闹。特维斯对着镜子说:You talkin’ to me?,李慧泉儿则在懵懂中经历变革。到了1989年的时候,特维斯会在做什么呢?那一年,李慧泉儿从监狱里出来,走进了和纽约一样冰冷的城市——北京。

我没去过纽约,《出租车司机》里面的纽约黑暗、肮脏,埋葬光明和温暖,夜里不眠的霓虹灯散发着廉价的敷衍的诱惑,无数人隐没在黑暗之中,被孤独和冰 冷吞噬。1989年的北京处于剧烈的变革中,之前几十年形成的一些东西被无情的粉碎,那是一个可怕的年代,每一天都在淘汰,各种欲望被释放出来,无节制的 疯狂生长。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北京是因为变革的速度太快而显得和纽约一样的光怪陆离,让人迷失,某个三个月未见面的朋友可能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 了。

李慧泉儿和特维斯就像臭水沟里的两根铁棍子,坚硬冰冷,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他俩是强者,不畏惧,随时可以像一截铁棍一样毫不留情的挥舞出去,从来 没拿自己当回事。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爱和不爱,没有嗜好,没有牵挂,没有留恋,就像在都市垃圾堆里觅食的流浪狗一样,不靠近别人,也不能让别人靠 近。唯一融化他俩的出路也被堵死了,特维斯的爱情被他自己笨拙的结束了,李慧泉儿的爱情还没表白就已经荡然无存了。如果他俩能够有一个老婆,那么还有可能 寻找到一点慰藉,但是没有。整座城市就像一个永远旋转的大漩涡,他俩沉浮其中,因为没有牵挂而被甩的越来越远,每转一圈就离光亮的中心越远,离黑暗的边缘 越近。

有的时候,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或者在车上,我会突然放空,然后想,这他妈是什么地方,这鸡巴地方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他妈在这干鸡巴呢。全都是陌生 人,行人匆匆万家灯火,每一个窗口的灯光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所有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手里就像拎着一截螺纹钢,一步一步的走过,走累了就睡着了。如果特维 斯和李慧泉儿要是有一段恋情的话,那也可能是一段糟糕的过程,但是,哪怕是再糟糕的,也好过什么都没有,这两条流浪狗确实什么都没有。

特维斯决定自己来解决这一切,他活腻了。他觉得这个世界是被两种狗娘养的搞坏了的,一种是政客,一种是皮条客这样的东西:那就让我来终结一切。可笑 的是他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的那样死去,反而成了都市英雄。这是一个对现实充满轻蔑的,冷酷的,诅咒的结局,极尽讥讽之事。而李慧泉儿的结局则降至全片最 冷,他踉跄的逆着人潮,来到散场的剧院,无望无助,仿佛他是鬼魅穿行在人群中,或者他穿行在鬼魅中。李慧泉儿从来没考虑过生死,这世界跟他就没什么干系, 但是他却在最后处于弥留中。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却要死了。

《出租车司机》是想说,操他妈的,这世界就这鸡巴样了;《本命年》是想说,操他妈的,这世界为什么这鸡巴样了啊?

谢飞是个非常牛逼的导演,如果现在把他的电影看一遍,会觉得,我操,我们也阔过啊。《本命年》是某种类型片的一个高度,后来就没有人能达到了。那一 代人所经历的,所受到的教育,是第五代第六代天生缺失的。这电影里面的配角都挺有戏,最有意思的是管片警察小刘。这是一个有原则,但是充满市井气味的小警 察,他有制度内的那种强横的一面,毫不客气,也有人情味儿的一面,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油条,尽职尽责的小警察。刘斌演得非常好,让我想起谷峰、秦沛,还有台 湾的徐明。我国的很多文艺作品中的警察都跟小刘差不多的形象,这多多少少折射出我们对警察的希望。《出租车司机》则几乎是德尼罗的独角戏,一直到朱迪福斯 特出现,他俩好像手挽手走过那些事情,灯光都打在他俩身上。

不知道纽约现在怎么样了,如今的中国大地上倒是随处可见当年的纽约,执政者唯一守住的底线就是枪支还没泛滥。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20多岁的小伙子 随时可以变成杀手,不信看看新闻就知道了,砍路人,砍恋人,砍亲人,砍自己,毫不留情。

You talkin’ to me?

你冷吗?

“你得多干活,少想,少说,多找朋友,像咱们这样的,有了朋友,就不怕了。”

标签:

你好本命年,二十年不见

2010年3月8日 Nana 1 条评论
本命年

在八九年五月的天安门广场上,我看到过一辆卡车,姜文,程琳站在上面,举着喇叭对大家喊话。卡车上有一个条幅,写着“本命年剧组声援XXXX”。那 时候正是夏天,电影可能刚刚拍完,正是剧组将散而未散的时候。五月的大街小巷都是这种车,他们并不稀奇。八九年有太多事情充塞心胸,我无暇顾及其他,甚至 不记得姜文演的人叫什么名字。李慧泉,方叉子和崔永利这三个笔名在论坛中频频出现,我什么都没想起来,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去电影院看的《本命年》,更没法想 到,又看了一次这个电影,而且,过了二十年。年轻时真的很少去想以后的事。

我认识的一个人,八久年组织了好多艺人参加游行,后来被迫在南池子的一个大院藏了好几年。据说程琳也是那之后就不见了,她从《本命年》里淡出人们的 视线,起因是一辆红色的奔驰跑车,侯德健在祸头子正传里面这样写,他们彼此也没再见过。那年以后,好多东西都隐没了,好多人也没有了。社会起了很多变化, 八十年代结束了。

没有什么事会孤立发生,这虽然叫蝴蝶效应,本质上却是布朗运动。没有什么称得上是真正的秘密,上帝总在围观,存在过的一定合理。一到年初都有很多人 在忙着系红腰带绑红头绳,我想说这是迷信,可又不能十分确定。如果真有本命年这回事,那中国一定属龙,大龙和小龙。每到本命年就不太平,下一个龙年就是 2012了。

李慧泉那样的人,我知道几个。八几年,北京有一次严打,哥的同学的弟弟,因为流氓罪被发配到了新疆,判了二十年。那时候要求从重从快,哥同学还是小 孩呢,别说他弟弟了,拿着板砖跟人满街跑,就被抓起来了。他爸爸和方叉子的爸爸一样,气得简直不能提这个人。他善良的妈妈,眼泪都流干了。前几年听说才出 来,已经老大不小了,人生还没开始。我一个同学的小舅,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事,严打的时候进去了。好多年出来后,和李慧泉一样,在动物园练服装摊,没别的出 路啊,没有女朋友没有家庭。有钱了就开始吸毒,然后贩毒,一次又一次进去,现在都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

李慧泉死了。他站在树荫里,耳边出现了亲人们的声音,黑红的血流出来,悄无声息。他倒在地上,夜色隐蔽了黑色的身影,寂静扩展开去,舞台上的人,淡 淡地议论了一句,随后,一切声音都消失了,归于尘土。我喜欢这个结尾,简练,寓意深刻,回味无穷。

李慧泉,仿佛我们每人都会认识的一个朋友。他们看似木讷,但内心火热。他们事事倒霉,却行侠仗义。姜文和李慧泉浑然一体不着一丝痕迹。他的表演,仿 佛26岁的罗伯特德尼罗出演的纽约的士司机。命运相似,经历相同,同样是社会底层,一样的内心挣扎,爱上一个姑娘,却没有能力把握。姜文和罗伯特德尼罗都 是本色演出,而我,更喜欢《本命年》。

本命年的故事,年年岁岁地发生在我的身边,我穿行于电影中的大院小巷,认识罗大妈那样的邻居,见过小刘那样的警察,爱逛隆福寺的时装摊,喜欢去北海 划船,电影散场了买三毛钱的烤白薯。有李慧泉这样的男孩,追过我。

我没有问他,“是你骗我还是他们骗我?”

那时的我,只简单地说了一个字。不。

标签:

天堂和地狱车来枪往

2010年3月7日 Nana 评论已被关闭
我不知道马丁斯科塞斯那么早就开始拍纽约了,感觉上七几年的片子,是非常老的,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他们用的都是上一世纪初的语言, 穿着旧式的衣服,用黑白电影胶片的方式思考。可实际上不然,一九七六年,越战回朝,美国开始反思和检讨,冷战即将结束,世界步入新时代,连中国这个坚硬的 共产主义堡垒都呈现黎明曙光。好莱坞,则早已天上人间。马丁斯科塞斯,这个纽约长大的小子,开始审视他成长过的街区。这么多年来,纽约并没有变多少。我在马丁斯科塞斯吃电影拍成的二十年后,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纽约就是这个样子,晚上的城市到处都 在上演灯红酒绿的一幕幕,迷幻,朦胧。光线掩盖了肮脏,污水横流。纽约的调子,就像贯穿电影中的乐曲,迂回,婉转,黑暗。

那次我是从一个梦境中的城市——奥兰多去到纽约。奥兰多非常干净,整齐,一尘不染,蓝天上白云在飘,绿草中鲜花微笑。我以为那就是传说中的美国了, 一定的,不都说美国是人间天堂吗?到了纽约,才发现天堂里也有地狱,地狱还有地下室。我住在一个朋友家里,听他们亲戚半夜的啼哭,闻着发臭的空气,看着满 街劣质的中国的东西。第五大道的楼比不上中环,哈德逊河也不过就这样。我坐着朋友的林肯,跑遍了纽约,整天听他诉说对纽约的爱与恨。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带他去纽约,因为这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带他去纽约,因为这里是地狱。

开始,我以为美国是奥兰多那样,后来知道错了;到了纽约,又以为这才是美国,可后来发现,纽约是最不像美国的地方。

纽约有很多很多人。他们都活得很孤独。就像李维斯那样,住在简陋的公寓里,对着镜子里的人说话,吃着粗糙的食物,等着夜晚的降临,他们的一天才刚刚 开始。孤独给他们带来绝望,也带来了力量。李维斯没有朋友,却对贝丝一见钟情。他爱她,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带心爱的姑娘看电影,却是在黑暗肮脏的地方看色 情电影。他被拒绝以后,也是因为孤独,要做一番大事,去刺杀总统候选人。

对李维斯这种人来说,要如何以所谓正确的方式来生活,来表达自己呢?纽约并没有教给他这些知识。他去问见多识广的巫师,巫师不知道。李维斯只有凭着 想象,去实践。这后半部,就只剩下导演的黑色幽默了。生活本身比电影总是要精彩的多。一幕一幕活报剧天天在纽约的街区上演着。

一九八0年十二月九日晚上,一个名叫马克大卫查普曼的二十五岁年轻人,在纽约的一所公寓前,等候他的偶像给他签名。拿到签名本以后,马克大卫查普曼 平静地叫了一声“列侬先生”,然后掏出手枪,对着他连开五枪。列侬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不治而亡。而查普曼,则在等候警察到来的时候,坐在路边,打开塞林 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了起来。

而电影中的拉维斯,追求贝丝未果,他买了枪,练好了射击,给雏妓安排好逃生,打算去刺杀总统参选人。虽然最后失败,但他终于开枪杀死了控制雏妓的黑 社会。十三岁雏妓的得以逃出。他的一个刺杀行动失败了。另一个则大获全胜,他得到了英雄的称号和心爱姑娘的回眸。

后来成为女同性恋者的朱迪福斯特第一次演出雏妓艾瑞丝,就得到了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而在一九八一年的三月三十日,一个因迷恋朱迪福斯特 而决心做出一番事业的精神病患欣克利,朝里根总统连开三枪。里根倒在血泊中。欣克利刺杀行动之前,曾经把这个电影看了十四遍。

对。这就是那部著名的电影。罗伯特德尼罗,朱迪福斯特,马丁斯科塞斯,《出租汽车司机》。

Taxi Driver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