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类 > 本命年,出租车司机,及其它

本命年,出租车司机,及其它

2010年6月27日 Red Sox

最近看了三个电影,《本命年》,《出租车司机》,《八部半》。有的是布置作业看的,有的是不小心看的。其实每部电影都值得花上几个钟头写一写,不过还是搁着一块写写吧,省得到最后一个也没写出来。想到啥就说啥。

《本命年》

这电影印象最深的是程琳。上次看《本命年》大概是20年以前了,但是她在电影里唱的那些歌,到现在都还记得。程琳比王菲大不了两岁,如果她晚红两年,也许到现在也还有王菲那样的地位。她的声音一点不比王菲差,而且有特点,一听就能认出来。可惜就这么了无痕迹了。拍本命年的时候她一定不会想到,那就是她最后最后的辉煌了。程琳是因为侯德健的支持才达到了那个高度,后来也是因为侯德健被封杀,也许她不应该抱怨什么。看了侯德健的《祸头子正传》,才知道他们两个在89年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分手,从此再未见面的。程琳因为侯德健用奔驰车替他爸爸买房子而大发雷霆,逼得侯德健把送出去的车又要回来,这样的事,由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女性做出来,一点也不稀奇。

电影通篇都在讲李慧泉的性压抑。李慧泉的悲剧结局,也许和他生长的环境有关,也许和他自己的性格有关,但是电影没有深究这个。他到死都是个连手淫没做过的处男。他可以分分钟内把对面的人打趴下,可以帮方叉子打架坐了三年牢,但是除此之外,他就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师们希望教育出来的好学生。看着毛片旁边女的脱光了衣服叫他大哥,他只敢把被单掀起来看一眼,然后义正言辞的说“别来这套”。程琳只轻轻摇头说了声“不”,他就会默默的走开。程琳到最后他死,也从来不知道他对自己有多喜欢,这是最可悲的。如果李慧泉是方叉子,或者李慧泉是梁天,他都会生活的自在的多。可是在李慧泉的世界里,最好的朋友不知踪影,最爱的人一边随便和别人上床,一边对他说不,他已经没有任何出路了。如果不是被捅死,他自己也无路可去。

姜文的表演是电影成功的一半。不过他演的好的电影太多了。

《出租车司机》

和《本命年》确实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罗伯特德尼罗,也是因为在自己的世界里找不到出路,而选择了极端的暴力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他无法成功的爱情,也同样是被埋葬的最后一条出路。他也有着和李慧泉相似但是又完全不同的背景:越战归来的退伍兵,没有读过什么书,对纽约这个肮脏的城市充满了憎恨。

整个电影看完,给我一种很流畅的感觉,也不知道这感觉是怎么来的。很喜欢罗伯特德尼罗说的那些台词,you talking to me?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人,可以在三分钟内把选举团的秘书说的心动,我都替那小姑娘佩服他。可惜头一次约人家看电影竟然就是”瑞典性教育指南”。可见看电影太少的坏处。想起上高中一个还挺熟的同学告诉我,他从来没有自己买电影票看过电影,我当时气得想一脚把他从自行车上踢下去。

《出租车司机》其实拍的没有《本命年》那么朴素,马丁斯科西斯,大导演的成名作,花样还是不少的。比如电影里消防水龙头坏了好几个,水哗哗的喷出来,正好都替罗伯特德尼罗来洗刷纽约那些肮脏的东西。到最后他自己用枪来洗刷了。

看了些别人的影评,又看了一遍,收获也不小。说几个镜头:

taxi-driver2

选举候选人是个多么虚伪的人。看导演安排了个什么地方让他举起双手。

taxi-driver3

在电影院不欢而散以后,给秘书姑娘打电话。到最后镜头转到空旷的过道,罗伯特从镜头消失。寂寞无助的感觉。

taxi-driver1

和秘书姑娘喝咖啡,两人谈的投机,人家女生都在说“如果我不这么想我就不会来这里了”。但是两个人之间,被一道窗框和一个餐巾纸盒子形成的分界线,完全的分开。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

《八又二分之一》

大师的作品,十几年前,那位老电影艺术家在哈佛向我推荐的第一部电影。他说,只看商业片就一辈子只能看商业片。现在,十几年以后,终于把这电影看了。多亏当初没有一听到片名就去找来看,否则,只能沮丧一番,然后继续去看商业片。

这电影值得花上一天的时间,看上三遍,写一万字的影评。一个导演的现实,回忆,梦境,幻想,融为一体,一个电影中的电影,一个导演拍的导演,看上去很复杂,不是吗?

但是其实就算不那么仔细看,也能看的明白,它就是讲一个导演拍不出电影来,而苦恼,胡思乱想的故事。它没有《太阳照常升起》那样故弄玄虚。

看完这个片子,我在想,为什么和《本命年》那样,朴素写实的好电影相比,《八又二分之一》这样的电影,会更容易被人提起呢?

其实并不在于这两类电影那一类更好。只是我们在学习前人的电影的时候,希望更多的能看到变化。《本命年》这样的好电影,十部里面拿出一部讲一讲就可以了,《八又二分之一》这样的,每一部都和其它的不同。而且,给电影史带来变革的,更多的是《八又二分之一》这样的电影。

标签: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