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0年6月 的存档

太阳照常升起

2010年6月27日 Red Sox 评论已被关闭

一直觉得应该写一写这个电影,不是因为它有多好,而是因为这样的电影,在中国还从来没有人拍出来过。《太阳照常升起》是2007年上映的,到现在快三年了,也没什么人提起它了。但是十年,二十年以后,当我们回顾中国电影的时候,一定还会再提到这部片子。姜文这个在第五代第六代之间成长起来的“业余”导演,真的是个非常NB的人物。现在第五代导演已经全军覆没,第六代也没成什么气候,如果说中国未来几年还有谁能拍出NB电影,只有看姜文的了。

大部分人看完这电影以后就是一脑袋糊涂糨子,好象什么都没看明白,稀里糊涂就看完了。这一点也不奇怪,这部看上去拍得精致漂亮的电影其实相当的晦涩难懂,没有多少人能看明白,要想全部说清楚,那就只有姜文自己了。但是,你不懂,并不能说你没看见。周韵在电影开始和结尾重复喊的阿廖沙那句,有多少人能注意到,其实是不同的:

在第一部分,周韵发疯的那段:

阿廖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啦,天一亮他就笑了!

在最后一部分,周韵在火车上生下孩子那段:

阿廖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啦,他一笑天就亮了!

为什么一个是天亮以后他就笑了,另一个是他笑了以后天才亮?想一想第一部分的时间(1976年)和最后一部分的时间(1958年),再想一想那个照常升起的太阳,其实这是电影最重要的政治隐喻。

回过头来先说说电影的故事。如果不深究,它的故事部分还是不复杂的。周韵年轻的时候遇到姜文,被姜文花言巧语骗到手以后又给抛弃了。周韵生下姜文的孩子,来到姜文的家乡,把孩子养大,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再见到他。孩子长大成了房祖名,当上了小队长,周韵发疯然后失踪了。姜文带着老婆回家乡下放,正好到了房祖名的小队,他整天带着队里的孩子打野鸡玩,顾不上回家,结果小队长和他的老婆搞上了。姜文说他老婆的肚子象天鹅绒,但是小队长不知道天鹅绒是什么样子的。姜文上北京去找天鹅绒,本来是想让小队长死个明白,但是后来想明白了,不再怪小队长和老婆了。没想到姜文回来之后,小队长拿出了他自己找到的天鹅绒,还说“你老婆的肚子,一点也不象天鹅绒”。最终逼的姜文拿起枪,把小队长,房祖名,也就是他自己的儿子给打死了。

故事虽然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大家看了这个意思以后,肯定还是不满意,因为还有太多的细节对不上号,前言不答后语,还有很多“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十万个为什么。但是这个电影拍的时候,就没打算让你全部都对上号的。比如第二部分黄秋生“抓流氓”那场戏。黄秋生溜达过来看红色娘子军,旁边坐着一瘦老太太吃瓜子,他看一眼电影再回头,那老太太变成一白头发胖老太太了,他再一看,又变成瘦的了。还有他身前站着的被他摸了屁股的那个女的,看电影的时候和回过头看黄秋生的时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女的!你可以理解成黄秋生的记忆是靠不住的,但是它其实也是在说,这个电影的所有一切,其实都不是那么靠谱,都是不确定的。

电影里有大量的性暗示,比如:

- 周韵说房祖名他爸爸的枪,开始很长,然后变短,最后只有巴掌那么大。
- 周韵说不要不要,他说“我知道我知道” – 然后就骗到手了。
- 姜文能把陈冲的鞋弄大,也能把孔维的鞋弄大,也能把周韵的肚子弄大。
- 黄秋生把自己的枪给了姜文,自己只留下了枪带,因为那是他妈妈留给他的。然后姜文用那“枪”搞了陈冲,黄秋生用枪带上了吊。
- 姜文把枪带回了家乡,天天在外面打野鸡,打完以后还留下作为男人象征的记号:一个木头的“方叉子”。

1976年以前的中国,人们都是处在一种极端压抑的状态,不管是性的压抑,还是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整个的心理都是扭曲的。所以才会那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耍流氓,才会有人打骚扰电话,听了“丢你老母”会兴奋,陈冲才会一面看到黄秋生就“兴奋得不行”,一面听到姜文的小号声,又赶忙跑到他的床上去。

电影里最重要的隐喻,是政治隐喻。其实也可以说,这完全是一部政治电影,虽然表面上它一句政治也没有提。姜文的《鬼子来了》被禁,但是《太阳照常升起》顺利通过审查,他心中一定暗笑。他说电影不一定要发生在1976年和1958年,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这其实完全是掩人耳目。这两个时间,是电影里不多的明确提醒观众的线索。

- 1958年以前,代表着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年代。那是一个全民的狂欢,就象电影最后部分在新疆婚礼的场面那样。那时候的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红太阳,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诞生了我们伟大的新社会,一切事物都充满希望。所以孩子出生的时候,太阳升起来了。或者说,太阳(毛主席)升起来的时候,孩子(新中国)诞生了。所以“他一笑”天就亮了。这里的他是毛主席,是共产党,这里的天是新中国。

- 我们有毛主席指引方向,但是毛主席的指引的方向就一定走得通吗?1958年以后,一直到1976年,他进行了很多的尝试,我们看看电影是怎么让疯掉了的周韵来进行这些尝试的:
1. 大树歪掉了,因为树下面埋了很多石头,要把这些石头挖出来,从根本上改变树的根基。 – 天翻地覆的社会主义改造
2. 把羊都赶上树。 – 十五年超英赶美
3. 把家里所有的瓶瓶罐罐都砸掉。 – 文革时候的打砸抢,破四旧,打破一切旧的东西
4. 在周韵搭建的鹅卵石小屋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破碎的,但是都被小心的拼接在一起。它们是如此的不牢固,一个喷嚏就可以全部粉碎。 – 这好象是在说那时整个社会的状态,旧的都被破坏掉,但是新的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们的内心受到伤害,没办法真正的修复。

- 没错,疯掉的周韵,就是在说那个疯掉的年代,那个疯掉的红太阳。所以,发疯的周韵会在树上喊“天一亮他就笑了”。在“他一笑天就亮了”的年代,人们无法想象没有了红太阳,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实际上,发疯的周韵消失以后,也就是1976年,毛主席去世之后,“天”却亮了,人们发现了新的希望,所以天一亮他(人民)就笑了。

周韵消失了,1976年过去了,我们不再有红太阳指引方向,但是这个世界并不会因此而发生什么改变,事实上,太阳会照常升起。

这,才是姜文从头到尾想说的事情,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他只不过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表现自己成长的那个年代。看着那些对他的电影放行的政审干部们,姜文一定捂着嘴乐呢。

其实除去电影里晦涩难懂的故事情节,《太阳照常升起》的摄影,音乐,用光,风格,不是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很象吗?

最后说一段每个人都完全看懂的部分。在第一部分结束,周韵的军装,裤子,和绣花鞋,随着小河流去的时候,黄秋生弹着吉它,唱起《美丽的梭罗河》。那是我小学时候学过的歌,但是从来不知道这首歌可以唱的这么动听。

而那一段,也是电影最美的部分。

标签:

塞拉菲娜 – 一个幸运一些的王彩铃

2010年6月27日 Red Sox 评论已被关闭

塞拉菲娜,也叫花落花开 – 这名字翻译的太张明李强了,刚看时总觉得是另外一部电影,比如台湾言情剧,或者想起高晓松的那时花开。

电影讲的是巴黎附近的小村庄的故事 – 那是差不多100年以前的法国,但是那些石块铺成的路,那些装满窗板的房子,那些教堂,和我见到的法国,简直是一模一样。看见那些石子小路和窄窄的街道,又想去欧洲了,去花上半天时间,喝好喝的咖啡,吃硬硬的法国面包。

那个时候,巴黎是世界艺术的中心。 – 从那里随便拎出来一个名字,在100年后都如雷贯耳。一九一几年的威廉伍德,已经开着小汽车跑来跑去,可以想象他们那些艺术家和收藏家们,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高谈阔论,他们衣食无忧,追求的只是更高的艺术境界,就象30年代北京“太太的客厅”。而几十公里外的桑利斯,女人们还在河水里洗衣服,挎着篮子走来走去,篮子里终日放着雨伞,干粮,自己酿的酒,和偷来的牛羊的血水,她们和中世纪的人们,并没有两样。

萨贺芬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她已经人过中年,但是还独自一人。身材臃肿,手脚粗大。她往返于村里的大房子,餐厅和教堂,在那里打扫房间,为厨房打杂,给修女们洗衣服。在电影的前半个小时,我们只看到她在做着这些,赚着微薄的一点点钱。唯一让人觉得有点不同的,是她对自然界万物的奇妙感觉。她会俯下身抚摸路边的小花,她走很远的路到野外,坐在阳光绿草之间的树上,看着远方,呆上很久。

电影就这样铺垫了很久,偶尔穿插萨贺芬用牛羊的血,泥土,教堂的蜡油,白漆,制作那些颜料。但是一直看不到她怎样画画,直到看到了那一小木板的苹果。

终于威廉伍德发现了萨贺芬,他象发现了亨利卢梭时候那么兴奋,他买下了她所有的画,他鼓励她继续练习,他告诉她那些画是好的,不要听其他人的闲言碎语 – 因为“他们不懂”。

如果没有威廉伍德,萨贺芬还会这样坚持画画吗?我想会的,她是为了那些守护天使在画画。

她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一定和我们不一样,她能感觉到那些苹果在眨眼睛。她说她唯一的灵感来自教堂的玻璃。 – 那些中世纪教堂的玻璃图案五彩缤纷,和她的画放在一起比一比,确实很象。

除了面对自然界万物,萨贺芬唱歌的时候最开心。她在画画的时候唱歌,在和修女一起吃午餐时候唱歌,在教堂礼拜的时候唱歌 – 也许这三个时刻对她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

萨贺芬也不是完全不通人性。她会给房东太太的儿子看门,听他和女佣在里面ROOM。然后在房东太太进屋的瞬间,就把床单换好。房东太太的儿子坚持要留下那幅苹果,才让萨贺芬被威廉伍德发现。不知道他是真的觉得那些苹果很象,还是对她洗了自己的湿床单略表感谢。

电影暗示了威廉伍德的同性恋身份。在萨贺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自己的年轻画家恋人病重去世,并没有能顾上她。而萨贺芬对威廉伍德的感情,是不是也有一点微妙呢?

萨贺芬最后疯掉了。也许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她的灵感就是那些窗玻璃,守护天使,和会说话的花花草草,如果这一切都在她的画中用尽,如果她再也画不出来什么,她应该身在何处呢?

威廉伍德发现了很多朴素派作家,比如萨贺芬,比如亨利卢梭。萨贺芬没受过教育,从没学过画画,亨利卢梭从税务局退休以后才真正拿起画笔。但是威廉伍德并不喜欢“朴素派”这个名字。虽然字幕翻译的是朴素派,但我听着他说的法语,用着我的英语词根猜词大法 – 他明明说的是幼稚,无知(innocent),怪不得不喜欢。

当我流连在奥赛美术馆的时候,并不曾见到萨贺芬的一副作品,在网上查塞拉菲娜的名字,除了这部电影,也找不出什么她本人的画。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未必有多少人会知道他。

尽管如此,萨贺芬还是幸运的 – 至少和《立春》里面的王彩铃相比。王彩铃自视甚高,但是一生没有人爱,才华也没有人赏识 – 也许她本来就没有什么才华。萨贺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自视低微,从没有奢望得到什么。但是她认识了威廉伍德,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而且过上了五六年的好日子。

她在电影的最后,搬着凳子坐在树下的时候,会想些什么?我猜她不会想到那十几间卧室的大房子,崭新的汽车,或者守护天使找不到她的画展。她只会记起守护天使让她拿起画笔,记起那些颜料,那些教堂的彩色玻璃,还有画画时候常的歌吧。

标签:

我一直深爱着你

2010年6月23日 notme 2 条评论

这部电影告诉人们,要想摆脱内心的悲伤痛苦,首先是周围人的信任,其次是亲人的关心,接着要自己打开心扉,最后要有一个爱你的情人出现。

女主人公在影片开头显得既老又难看,而且很颓废,这是化妆和灯光的效果,越到后来,她显得越年轻美丽,眼睛下面的黑圈圈渐渐不见了,打在她脸上的光越来越暖越来越柔和,看起来很舒服。

女主人公朱丽叶在影片中是一个既不幸又走运的女人,因为她虽然遭受了痛苦,但是还有一个善良的妹妹,然后她的妹妹还有一个帅哥男同事,这个男同事虽然表面上玩世不恭,但却为朱丽叶着迷。不是每个遭受不幸的人都会遇到这么温暖的事。

不过也不是每遭受不幸的人都会一直不幸下去,朱丽叶坐了15年的牢,用15年的时间来抚平创伤,这是一个自我治疗的前奏。没有这15年,我估计她也没办法面对自己儿子的相片。

导演用生活化的叙事风格来描述朱丽叶出狱后的日子,尽量淡化情节,尽量压制情绪,这一点我很喜欢。尤其是真相揭开的时候——没费多大力气,导演显然并不想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谜底上,而是等待时机把一直控制住的情绪一下子喷发出来。影片结束的非常漂亮——坐在身边的妹妹,在楼下叫着自己名字的情人,然后自己回答着“我在这里。”感觉到重生的光辉。

有一个小的插曲,朱丽叶在找工作遭拒后来到咖啡馆,和一个自以为是的风骚男开房间,完事后风骚男得意地问朱丽叶是不是满意,在此类风骚男心目中,朱丽叶是一个久不遇甘露的饥渴女,但朱丽叶摇头——不满意,不过无所谓啦。酷毙了,而且还不是装出来的。

标签:

【知了会】野草莓

2010年6月23日 notme 评论已被关闭

没看的时候以为会很闷,因为艺术品位不够高,所以觉得自己肯定没法欣赏大师级的作品,谁知道看的时候却非常顺利地一口气看完了,甚至被吸引了,这说明我的品位已经提高了,托知了会的福啊,知了会真是救国救民呀!

整部片子是没有什么剧情的,就是说一个致力于医学研究的糟老头,70多岁了,第二天要去儿子所在的城市去参加一个隆重的仪式领一个什么勋章,那应该是他人生中的巅峰事件。影片的一开始我们就看到,老头书房的桌子上放着儿子、妻子和母亲的相片,他们都不在一个相框里,而且,老头也没有和他们合影。

大事件的前一天晚上,老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一个没有时间(失去时针分针的钟)、没有空间(迷路)的地方,老头跌跌撞撞地走着,遇到一个一推就倒的空壳怪人,又遇到一匹载着棺材的马车,棺材里躺着的人就是他自己——很显然这是一个预示着死亡的梦,但是也是之后出现所有幻境的预示:时空错置。

被这个噩梦惊醒的老头再也无法安睡,决定自己开车去领奖,同去的还有他的儿媳,这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糟老头看起来孤身一人,身边却有一个伺候了他四十多年的老太婆管家,(老太婆对糟老头的性格了如指掌,在整部电影中,她是唯一一个能把老头调戏的忽而喜忽而忧的人,为了早餐的事情,老头的情绪就被老太婆调戏的忽上忽下三四次。但从老头不顾大清早老太婆睡的正香,就把她哄醒要她做早餐,这种行为很自私。)然后在早餐时分又突然钻出来一个儿媳妇要跟着家翁的车一起去丈夫那里,这时候让人免不了心生疑惑——为何他的儿子和儿媳不住在一起?

因为刚刚看了方少的影评,所以现在把儿媳单独辟出来讲一讲——儿媳的意义,在于“和解”。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我们知道糟老头还有一个冷酷的医生儿子,在一个雨天,儿媳告诉儿子她怀孕了,儿子却翻脸说他不想要孩子,如果他的妻子要孩子那么他们就离婚,儿媳很伤心。现在我们知道了,儿媳为什么会住在家翁家,她和丈夫吵架了,她一气之下离开了丈夫,而且在公公家住了不短的时间。再回忆一下糟老头去见90多岁的母亲的细节,镜头没有给初见面的母子,却是给了儿媳,儿媳用内心有所想的眼光观察着这对母子,听着他们的谈话,当老母亲询问儿媳的孩子时,儿媳说他们没有孩子——没有孩子,也就是说,儿媳在离开丈夫的时候是怀孕的,在回丈夫身边的时候却没有了孩子——这个女人已经做了选择,打掉了孩子,就因为她做了这个选择,所以对“母子关系”,对自己或许一生都没办法体会到的“母子关系”,才会那么上心。

儿媳打掉孩子,跟着公公回到丈夫身边,目的只有一个,和解。而她坐在公公的车上,所言所行,达成的意义和目的也只有一个:和解。这是一个暗自作出了牺牲对爱情妥协的女人,也是一个坚强而美好的女人,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儿子对父亲说自己离不开媳妇——儿子说这番话的时候表情依然很冷,他和妻子和解的前提是不要孩子,他不要孩子的原因是基于对父亲的憎恨,他对父亲的憎恨是基于父亲专注自己的事业对家庭冷漠而造成的对自己的伤害,他念念不忘这伤害。

由此可见糟老头的一生是很糟糕的,先后戴了两顶绿帽子,就在人生快走到尽头的时候,从前距离他遥远的感情的东西突然逼近,先是看见未婚妻背着自己和堂兄打情骂俏,当然后来这傻妞嫁给了堂兄,接着在现实社会中突然蹦出来一个和傻妞未婚妻长得一模一样的傻妞,带着两个傻大个,这两个傻大个都爱这个傻妞,傻妞很得意。但影片却没有安排两个男人为了傻妞争风吃醋,反而让他们为了争执宗教问题大打出手……

三个年轻人搭了糟老头的便车,他们的青春傻气和无忧无虑衬托着车上另外两人的心事重重,老头不断地梦见自己的从前,因为就要没有将来了,所以过去铺天盖地涌来。此外儿媳的伤心事也令老人感到意外,“我怎么养了一个那么混帐的儿子啊”——肯定是这样想,但是同时也觉得无力改变什么。糟老头也是个善良的人,一心只是为了事业,难道有错吗?但是家人却那么恨他,真是一件很冤枉的事情,糟老头的心情完全乱了,以至于终于赶上颁奖仪式时,在众人崇敬的目光中——这也是他毕生追求的荣誉感——终于得偿所愿的时候,他却觉得自己的心完全不在那里。

他觉悟了,他不是一个人!没有一个人能永远一个人!!只要是生活在人堆里,就没有完全不需要别人的时候,这种不需要不仅仅包括功利上的不需要,也包括情感上的不需要——管家老太婆示范了这种不需要:早餐?自己做!亲密点?算了吧!这个世界上也满是这种自私但善良的你没话说的人(我自己也是):埋头自己的事业一心追求功名,满脑伟大理想,却忽略与亲人沟通,自以为忙好自己的事便可,但早餐没得吃时又会开口索取(这种人如果完全不开口索取的话,倒也是一个酷的令人佩服的家伙)。所以在老头的旅途中,儿媳一开口便点出老头自私,老头晕了,估计平时没人说他,谁不自以为高大全啊?

影片的结尾很精彩,老头又在梦中回到了从前,这是一个甜蜜的梦,因为在入梦前他和亲人在一起,和管家老太婆刚刚打情骂俏结束,和儿子进行了一次尽管别扭但也成功的谈话,和儿媳道了晚安并互相表达对彼此的敬爱。于是他梦见初恋情人拉着自己的手来到河边,看到对岸的父母正在钓鱼,他们朝着他挥手,在死亡临近的时候,感觉到离幸福也不那么远了。

标签:

野草莓盛开的地方

2010年6月23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老人有时候会分不清梦境、回忆和现实,不是魔幻手法,是真的分不清。没有未来需要打算,也没有当下需要努力,难免时常陷入回忆。那些过往,徜徉在不醒的梦里,风轻轻吹过生命的烛火,老人张开浑浊的眼睛,又微微垂下头。当下的现实不过是老人的过往的重复,而可以随意选择的过往要更美好。听不清也困看不清,只有回忆,沉湎于此是享受人生。

伊萨克的老爷车上挤满了人。轻佻的女孩和两个喜欢她的男孩,他们搭上了这班伊萨克的人生回忆之车,女孩得意的在两个男孩之间周旋;这三个人是伊萨克的青年时代写照,他被愚蠢的女人伤害至深。伊萨克和他的青年时代和解了,原谅了轻佻愚蠢的女孩,那并不是什么错误,一切只是源于青春。三个年轻人最后还是在一起,又搭上了一个老女人的车驶向远方,这算是伊萨克的祝福吧。

翻车象征着中年夫妇糟糕的婚姻,可怜的女人被丈夫冷漠无情的戏弄,她也抓住机会在外人面前刻薄的评价丈夫,他俩在中途就被赶下了车,“看在孩子的份上”。伊萨克的婚姻是场灾难,他的中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作为他中年生活的另一个写照来自他儿子,同样是个冷酷自私的混账。

伊萨克的晚年沉浸在梦和回忆中,二者交织在一起,他对死亡感到恐惧,不停地思考着命运。伊萨克没有在他的回忆中出现过,可见他是多么不待见自己,大概他也是连镜子都不照的人。看不出他生活的乐趣,那块没有指针的表就是无望的注脚,时间的存在没有意义,痛苦和折磨伴随着他的一生。他不原谅别人,也就没有放过自己。他在梦幻中不停地补全当年那些伤害了他的事情的另一部分,比如,表妹是怎样背叛他的,野草莓地上发生的那个吻他并没有在场,如今他带着善意完整事情的全貌,片中所有的回忆场景都是这样的。这是人到老年时面对死亡的感悟,由此触发的让步,忘怀怨恨,给别人出路也给自己出路。

儿媳妇在车上扮演了一个复杂的角色,由她的对话才迅速的完成了人物交代,之后她是一个类似引路人的角色,那是一个中国文化中没有的角色,我对欧美文化不熟悉,找不到准确的表述。她是明亮的,直言不讳,而且承担、化解了伊萨克的怨恨。她就像伊萨克内心深处的另一个人,伊萨克在最后终于选择面对。

最后那一幕,伊萨克茫然的问,可是我不知道他们(父母)在哪里。少女牵着他的手来到山岗上,不远处隔着一条河,父母在悠闲的垂钓,母亲向他挥手。至此,伊萨克的心结才彻底解开。他最深的恨意源自父母,是他们给了他没有指针的时钟——痛苦无望的一生,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来自父母的痛苦又反射给自己的儿子。在最后他向儿子表达了友善,儿子惊慌之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但是儿媳肯定会成为他们的调解人。恩怨在他的晚年终结了

伊萨克的冷酷无情只是用在亲近的人身上,而对陌生人,那些亲情上相距较远的人则不是这样。加油站夫妻就是很好的例证,他的老管家也早就看透了这一点,甚至还同他开开玩笑。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也存,好像是无法拒绝陌生人,而对亲近的人总是说不。我不知道该怎样解释这种状况,也很难改变,只能采取很笨的应对办法,不断的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并且尽可能的时时撤一步看待事情。伊萨克曾在加油站喃喃自语,也许我该留在这里。他曾经离开家乡,在晚年获得成就时感到悔意,这成就显得聊胜于无,对一个老人来说无非是个安慰奖,毕生的努力在此时显得荒谬。

人生是不能按照一个老人的眼光去审视安排的,那样将会多么无趣。影响深远的事情总是发生在年轻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做出赌博似的选择。摆脱痛苦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断然结束这一切。随着岁月的推移,补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哪怕能在晚年重回野草莓盛开的那一刻来缓释一切,也是幸运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