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0年8月1日 的存档

穆荷兰道

2010年8月1日 notme 评论已被关闭

在中国,如果你想当一个好的导演,那么,你务必要在少年时期就立下志向,然后逃学去打工,被黑白两道通吃,学会坑蒙拐骗瞎忽悠,再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茁壮成长,变被动为主动,通吃黑白两道,在40岁左右腰缠亿贯,世界各地都去了,各种女人都睡了,各路显贵都认识了,各种高等学府的文凭都花钱买到了,然后,你就可以请来你最瞧得上的导演来给你当枪手,匿名的那种,他要是不肯就用钱砸的他肯;接着,请最有名的编剧来给你当枪手,也是匿名的那种,他要是不肯就用钱砸的他肯;再接着,请最大牌的男明星来当男主角,他要是不肯就用钱砸的他肯;再再接着,请最漂亮的女明星来当女主角——但是女主角和男主角是没有床戏的,女主角和一个莫名其妙的男配角有床戏,这个男配角当然要由你自己出演——她要是不啃就拿钱砸的她啃!片子拍完之后,花400美金送到世界各地参加各式大小电影节,用钱砸出几个金奖银奖,再风风光光回到国内,开几个大会小会,各路领导专家媒体请来合力吹捧几天——他们要是不肯就拿钱砸到他们肯。行了,OK了,你的理想就达成了。

罗里罗嗦那么一大段废话,现在回到主题上——穆荷兰道这部电影,如果在中国,剧本阶段就会被有关部门杀的体无完肤,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向你指出剧本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再在你前进的道路上给你制造更多的问题。用我弟弟的话来说,其实所有人民的问题,都可以用人民币解决。再用孙导的话来说,中国的艺术家都是被阉割或等待被阉割以及迫不及待主动阉割以示好的。穆荷兰道是那么一部不可思议的片子,我看了之后既难过又激动——这才是一个同时有大脑又有小鸡鸡的男人(拍的片儿)!难怪阿三那么喜欢!

因为RS和方少已经对这部电影有了非常详尽的解读,那么我就不费劲重复罗嗦了,只说两点:

第一,注意这部电影里两个女主角的造型和造型的变化,从电影女主角的装扮上可以看出导演对女人的了解、喜好和欲望。同样是一个纯情少女,女导演心目中的和男导演心目中的完全不同——参照一下张艾嘉的《心动》里的梁咏琪和周星驰的《功夫》里的黄圣依,女导演常常会重视“纯情少女”中“纯情”的部分,男导演则会偏重于“少女”部分。这个不多说了,回到穆荷兰道中的金发女和黑发女上来——两个女主角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别,全剧前九十多分钟都在讲述金发女的一个梦,在这个梦里,金发女的发型和衣着的风格都是典雅安静型的,给人一种“秀外慧中”的整体印象,这就是金发女理想中的自己,在好莱坞这个大染缸里,她优雅纯洁,好似一朵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她善良又讨人喜欢,在演技上出手不凡,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周围所有的人——包括那个男导演,他虽然无可奈何地在黑社会的控制下挑选着那些凡脂俗粉的演员,但是还是用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金发女直到她急匆匆离开的那一瞬间。这是金发女梦境里出现的场景,同时也是金发女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一种意淫:我本来是很出众的,但是我打不赢潜规则,that’s all~——有这种想法的人生活中大把大把都是,不是好莱坞仅有,所以说没有一部好电影是在特定的地点讲特定的故事,所有的好电影都是在讲所有人的故事。导演没有说清楚黑发女最后到底有没有被杀死,这样的处理是对的,因为整个电影都不是在讲述外部故事,都是在讲梦,讲人的嫉妒之心和欲求不满之心,所有的视点都围绕着金发女在转——以至于在她梦醒来之后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让人怀疑它们的真实性,但有一点不用怀疑,那就是:这个女人已经濒临崩溃,离死不远了。

就是这样一个把自己想象成优雅驯良乐于助人的金发女,在梦醒之后我们看到她的模样——注意发型:从前是整齐服帖的,末端朝着耳根处卷曲着,而真实的模样却是蓬头垢面,发尾是不顺贴的,给人一种龇牙咧嘴的感觉,和小家碧玉型的梦里形象很不一样。再看黑发女,在梦里神秘性感,但是又惶恐无助,站在金发女身边,虽然人高马大,但是却处处需要仰仗金发女出面帮忙解决问题,不管她穿衣服还是不穿衣服,不管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所有的人都拿怀疑的眼光看着她——这女人是谁?什么来路?——这就是金发女潜意识里对黑发女的怀疑,这女人什么来路?凭什么她就可以蹿的比我高?在梦里,金发女甚至把黑发女打扮得和自己一样,并解释成这是黑发女的要求,被戴上金色假发套的黑发女在镜子前显得十分怪异,也没有原来的样子好看,但是金发女很享受这种怪异,因为内心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所以也强迫其他人向自己看齐……..到了现实中,黑发女的形象突然一变——脸上的妆化的很浓,衣服也很华丽,举止性感妩媚充满诱惑,而且相当自信,不仅如此,她和金发女在床上嘿咻时的体位也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型变成压迫型——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导演很会挑演员…….

第二,就是从这部电影对演员造型的用心联想到最近的两部国产电影,当然它们和穆荷兰道是不能比的:杜拉拉和唐山大地震。徐静蕾在杜拉拉里担纲演主角,在剧中拼了命的和莫文蔚艾米吴佩慈比赛穿名牌服装,不管牌子一样不一样,风格是雷同的,你露肩低胸大摆裙,我也露肩低胸大摆裙,你花花绿绿高跟鞋我也花花绿绿高跟鞋,这就体现了导演在人物造型上的意识是一块豆腐渣,不管是不是植入广告,杜拉拉是女主角,她一出现在屏幕上就应该比配角抓人。记得她在剧中第一次给黄立行倒水的时候,穿了一件小碎花的开衫,风格清新质朴,很不一样,那个时候她还是底层员工,那个形象让我有一种被吸引和打动了的感觉,认为和杜拉拉的行事风格与性情还是比较相近的。后来就不行了,这种与众不同有个性清新质朴的穿衣风格没有继续到底,对杜拉拉的人物塑造可以说是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再说唐山大地震,徐帆的表现是没得说啦,但是张静初就惨了,在影片中整个一没人管的孩子,从十几岁到四十岁,完全一个模样,除了由小辫到卷发披肩再到卷发盘起来之外,再没任何改变,怎么看她都是个20多岁的姑娘,但是她生的那个女孩呼啦一下子就长成十八岁了,这叫观众情何以堪?所以说导演,一定不能怕老婆,该关心女演员的地方还是要关心…….

罗嗦了这么多,心情大大轻松起来——迟交的两篇作业,总算补上了!

标签:

喜宴

2010年8月1日 notme 评论已被关闭

大多数的报道上讲李安大学毕业后在家里做了将近八年的家庭主男,做家务带小孩,靠妻子养,间或接点拍片的活赚些小钱。之后成名大奖小奖不断,这段吃软饭的岁月就被冠以“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光圈成了美谈。要讲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男人,莫过于这个李安,他讨到了一个好老婆——但他自己也有个好脾气,能安得下心来让老婆养着。

李安的经历再一次验证我的名言,一个男导演的命运,往往有一半掌握在他女人手上。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男人7、8年的时间呆在家里处理那些三姑六婆的事情,心思会被锤炼的多么细腻,他不会像女人一样的去扎堆发牢骚,但是他会默默地关上书房的门,鼓捣鼓捣,鼓捣出一本像《推手》这样的剧本来。

第一次看《喜宴》的时候是在十几年前,主要是觉得中国讲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很少吧,所以觉得很好奇就看了(后来胡克老师说,中国最早的同性恋题材影片,其实该算得上是《梁祝》——我完全同意这种说法!)。赵文瑄这个演员在90年代的电视电影屏幕上很红很红,因为他站在那里就一副“我和其他男演员不一样,我相当有文化有内涵”的模样,然后他在《喜宴》之后就接拍了很多很多电视剧,大明宫词什么的,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一打开电视就看到他,古装的军装的现代的八字胡的山羊胡的,看的眼晕。他还演了张爱玲的红白玫瑰,那部片子我觉得很经典,看完原作之后觉得男主角长得就是他那个模样。后来好像还演过胡兰成,我觉得也很般配,最后得出结论——发现赵文瑄很适合演负心汉,道貌岸然的那种。

金素梅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相当赞,尤其是刚出场的那段戏,画外音非常拿人,和此前在琼瑶片里的唧唧歪歪判若两人。赛门的表现也很好。从台湾赶来的二老,归亚蕾和郎雄,老戏骨,为整个片子增添了光彩。李安的电影最让我感到折服的一点就是他场面调度的高招,以及对细枝末节的小情绪的控制和拿捏——比如说在《色戒》里汤唯和梁朝伟在小酒馆,汤唯给唱“天涯海角觅知音”的那一段,我的心都绷着了,那种情境,稍许不注意就矫情了,但是李安做的相当好,以至于派汤唯在不经意中露出腋毛来——非常生活化,非常可信,也非常打动人。

好导演的片子,即使剧透了也该好好看一遍,因为电影是细节的艺术,细节的处理方式最能凸显导演的才华和想象力,也最能透露导演的心智感情和生活情趣。《喜宴》里有一段,赵文瑄和赛门正躺在床上,赵文瑄在讲电话,赛门去洗手间嘘嘘,开着门,嘘嘘完之后又回到床上——完全不设防的状态,这就是感情。李安后来又拍《断臂山》,还是讲同性恋,一个男人不是因为厌倦了女人才去爱上男人,也不是因为情感上曾经受过伤害,而是为了不辜负那种难得的相依为命的情感去相爱,这样的出发点感人至深。多少人在自己的情感上捆绑一大堆和利益欲望相关的东西,步履艰难,可纯粹的回归自然的属于动物的本性的东西却要用规矩约束起来,然后对本来就很脆弱的心灵进行无休止的鞭打和伤害,这是人类给自己找的麻烦。

《喜宴》的背景音乐总让我想起热带群岛沙滩上的草裙舞,据此我的推测是这样的:虽然故事发生在美国,但是因为很多是内景戏,除了赛门之外的演员都是中国人,所以为了强调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台湾而的的确确是发生在美国,所以弄了一些异域风情的音乐来标志一下,提醒观众看的时候不要搞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