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长长的北京短短的早晨

2012年10月8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20101122203525634

艾红是个好看的姑娘,笑起来甜甜的,为人大方,跟谁都能聊得挺顺溜的,说着说着就笑弯了腰。这样的姑娘在公共汽车上当个挨累受气的卖票的,怎么说都有点不合适。艾红有过三男朋:王朗、邹永强、陈明克,分别代表着1980年以前、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

王朗对艾红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艾红对他根本没动什么心思,每天有个小伙子用自行车驮着上下班,总比一个人起早贪黑的摸黑儿走路强得多。王朗那 么活泼,爱说爱笑的,艾红也是个开朗的姑娘,在一辆公交车前后卖着票,年轻人碰巧走到一起拉拉手,免不了的,谈不上什么情啊爱啊,反正就是好呗。邹永强一 上车,王朗就败下阵来了。邹永强在车队里算是官二代,和队长李大耳朵是世交,年轻轻的就被车队送去学了车票。嫁给他,殷实的小康之家遥遥在望也。王朗一大 早去胡同口等不到艾红,心里也就明白了,也生气着急的,可是没法子啊,比不过人家邹永强呢,还整天和他俩在一个车上,别提多别扭了。后来王朗一发狠,就去 练摊想弄出点名堂来,那摊也不是好练的,过了些日子还是灰溜溜的回来当售票员了。

艾红和邹永强是不可能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的,因为艾红迟早会不满足穿条地摊上的裙子的。陈明克和艾红接触之初,就从艾红眼中看到了什么,或者是嗅 到了“可以”的味道。艾红和邹永强分手的过程要比和王朗花费的时间要多,这是一段具有典型意义的挣扎过程,无数次地在很多家庭中反复上演,保守的循规蹈矩 与勇于破旧立新,女人的欲望与男人的懒惰、怯懦,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新时代挥舞的刀子深深的扎进了旧体制浮肿不堪的身体里,暗红色的血液喷涌而出。邹永 强不过是有又个王朗而已,败给陈明克是毫无悬念的。新加坡华侨,留学生,一无所有,外汇券商店,旅行……邹永强就算成功走出车队也不过是个司机,哪比得了 陈明克。当然,陈明克是个骗子这事儿也是明摆着的,要真是华侨留学生的,怎么会看上一个卖票的,早就被各种高端女人才扑倒了。

艾红的资本就是漂亮和大方,她想过上好日子,多么淳朴的愿望,谁又不想过上好日子呢,这样的追求又有什么错呢。不过说到底,女人终归是女人,选来选 去,嫁给了那个把自己肚子弄大了的人。陈明克和她一起当倒爷的结局,或多或少是导演的美好愿望吧,就像劳动人民在龙须沟载歌载舞一样,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美 满的生活。其实我觉得,十有八九陈明克会带她去广州做鸡,就像骆驼祥子最后吸了大烟一样的现实……

这是一段远去的故事,消失在千家万户。顽强的洒水车在九零年的夜里驶过,车本是单位管理的,外汇券的模样,airy黄如果你在那个时候还乡,是要在 台湾砸锅卖铁然后买十几个金戒指带回来才可以的……《北京你早》就像8、90年代的风情画,细密紧实的人物长卷工笔画,一器一物都是记录和回忆,这是近些 年的那几部试图回忆的电影所望尘莫及的。

不是同期声,后期的配音糟透了,艾红的还听得过去,王朗的录音话筒绝对有问题,而且很严重!太可惜了!

导演去世了,陈明克前几年自杀了,艾红的前夫现在正在等待一场载入史册的审判,邹永强拍了部电影,正在各大影院上映……去年春,我和老婆在北京东直 门的百老汇看了胶片修复版,手拉手往地铁站溜达,看到一家老小出行,被搀扶着的老太太有九十多岁了,穿着对襟衣服,一双裹过的小脚,走起路来还挺有劲的样 子。我想,那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看到裹脚的老太太了吧,看到活化石的惊讶的感觉,让我忘记了刚在心头翻滚过荒唐。

标签:

从冬赌到春

2012年9月17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p1673580687

有段时间我把能找到的带字的东西都拿来看,包括一本小学美术老师的培训教材,我的大部分绘画知识来自这本16开的简易读本。这本书有两本《收获》那 么厚,内容包括中国的绘画、建筑简介,西方美术简介,我津津有味地看了好几遍。国画到了齐白石、徐悲鸿就结束了,西方绘画的介绍延续到抽象派。我对西方绘 画的接受范围在印象派那里嘎然而止,毕加索、蒙克及至达利出现之后我就茫然了,到了完全真人倒模的雕塑,点和线的画,还有马桶什么的,连胡诌个感想的能力 都没了。毕加索给联合国的那幅画让我耿耿于怀,那么有名的一幅画,我他妈一点都看不明白,多少有点沮丧。

一幅画到底怎么算好?为什么值那么多钱?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论家的操纵。一个画家会买另外一个画家的作品吗?买画的人多半是喜欢买画的 这个事情,对画本身到不见得有多喜欢。把钟表画的像面团似的有什么好看的。没什么固定的标准,成本低廉而售价极高,就让这个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陡然而富声 名鹊起的机会。只要把自己的画摆进知名画廊,马上功成名就了。钉个画框绷上布,买几盒颜料挤在一块胶合板上,然后抡开膀子往画布上甩颜料就成了。

冬要是看到我这番高论,会无语凝噎……和这样一个白痴没什么好说的!冬是有天分的,了不起的画家,虽然现在不过是个住在仓库样的房子里的失业青年, 但是,迟早会成为著名画家的!好像不少画家都这么想的,特别是梵高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大家,只要能比梵高多撑着活几年,就会等到出名的,该来的都会来的。

这就是赌。冬已经超越了怀才不遇的思想阶段,他认为自己的画已经登陆国外艺术品市场,即将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品,花不完的美钞就要把自己从这个破房 子里解救出去了。理想和现实一直存在着差距,如果站在现实上面一直瞅着理想,会感到痛苦,要是能够站在理想上面淡然的看着现实,那感觉就会好多了。卖画的 掮客搭了个梯子,把冬送上了理想,然后就消失在电话的那头了。冬就在理想上住了下来,看着现实有点烦,就把梯子给拆了,踏踏实实的在上面住了下去。他已经 赌赢了,只是那一堆赢来的筹码换成美钞需要点时间而已。

冬把春留在了现实里。掮客摁下了手电筒开关,春眼瞅着自己的男人顺着那道光柱爬了上去,在半空中舒舒服服的摆了个姿势坐了下来,手电筒的电耗尽了, 可是冬还是没掉下来,依然凭空自如。现实苦点没什么,可是冬爬得太高了,连着冬春的线日渐抻长,没几日就断了。春想了想,转投他处去也。

《冬春的日子》贴满了标签,录音机里的流行歌曲、广播、电铃声、小火车站、新楼房、收发室大爷的嘲弄、坏了的洗衣机……这些标签描绘了一幅冰冷迷茫 的世景,抒发着对时代的感伤。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却压抑着一些青年的热情和向往。时代变革太快的步伐带乱了很多人的节奏和方向。散淡的断断续续的生 活片段掩盖不了这些刻意埋藏的标签,散文诗的意境里包含着努力抑制的控诉和不满,这对影片本身是破坏。

是赌,就会输,该赔出去的,一定会有人来收账。冬不认命,但是他找不到突破现实的办法,就赌了下去,好运没有自然来,他输给了自己。故事的结尾是理 想化的,有点做作,就像影片开始的做爱,为了需要而存在而已。我喜欢那幅画,是一种精神状态,有一点忧虑,焦灼;不浮躁,无知;没有出路。

这部电影是由舒琪电影创作社参与的,香港电影人和大陆导演的互动在那个年代有过这样的化学反应,奇妙的事情。两岸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八、九十年代有过什么样的碰撞和回应呢。那是一个我不知不觉经历过的,再也无法探究的年代,就像那幅画,或者像这张那个时代留下的照片。

520_12621901726JyW

标签:

从此以后生死两茫茫

2010年7月13日 哥舒夜带刀 3 条评论

一只蚂蚁从生下来就沿着一棵树往上爬,在顺利的爬了一段之后,它会开始面临许多枝杈形成的选择……如果一直选对了,它会爬到最高处——假设那是它的 目标。一般来说到达最高处的并不多,有的蚂蚁生下来就在树顶,也有的蚂蚁凭借运气和能力也爬了上去,更多的蚂蚁在半路选择了一个树杈爬走了。如果你用心在 想象这个画面,会发现这个比喻的合理之处。蚂蚁面临第一个分叉的时候,它最年轻,没有经验,缺乏判断能力,但是要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可怜的蚂蚁,幸 运的我们——人类总有办法来说服自己是对的。

代助和三千代却无法说服自己在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是对的,他们曾经认为自己的选择没什么错,并且打算抱憾度日,直到三年后重逢。代助依然欲言又止,三 千代的隐忍到了尽头,他们共同面对并决心付出所有来承担年轻时的错误所带来的惩罚。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代助曰非人之道,他转身大踏步走出去……三千代一 副憧憬幸福未来的样子安静的等着他。

《其后》里说的这点事儿,在时下的电影里面连10分钟都占不上,几个镜头就交代利索了。但是《其后》只说了这点事儿,连人物矛盾情节冲突都没有,估 计当年香港创作房里面的七、八个人当时看了这电影肯定崩溃。

《其后》的画面、情节仿佛工笔画,娴静细丽,静止的,连眼神都是画在洁白挺韧的宣纸上,在桥上、在雨中用了停格,时光流逝中追忆的美好,无力挽留的 叹息。代助和三千代的感情,则仿佛水墨画,皴皴染染氤氲开来,墨色越是淡的地方越显情意。

比如有个人说他喜欢吃饺子,并不是在说面条为什么难吃,喜欢什么并不意味着要攻击另外的什么,只是一种个人偏爱。我是想说我喜欢《其后》这样的电 影,三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故事,悲喜都在情理中,没有意料之外发生。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那间房子里应该有的人,看着看着,就会走进去,和他们共同度过,一 直到结束。就像是赶路,每天走一段,一些变化,不徐不疾的走完了。哪有那么多戏剧性事情,平铺直叙于情于理才是本事。

长井代助是个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的闲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无所求也无所予,对家人对朋友来说,他是这个世上个多余的人。有他也不多,没了他也不 少,倘若他真的因为心脏病突然去世,也无非惹出几声感叹,恐怕刻薄的人会说,他这样没用的人死了倒也清净。也许他也在等待一个突如其来的结束,这样不必愧 对亲朋,可以体面的离开无望的生活,对自己对别人都是解脱。一直到平冈次郎回到东京,在旅馆回头与三千代对视了一眼,他的生活从那时起才有了血色。那一 刻,平冈次郎、三千代、代助、代助家人的命运自此改变。爱情是不可抵抗的。也正因为代助对生活的无望态度,所以才能为了和三千代在一起而不顾一切,倘若他 事业有成或仕途坦荡,颇多羁绊,那三千代不过是偶尔一想罢了。代助和三千代彼此是人海中唯一能寻求的温暖,绝望中突现的欣喜,暗藏着任谁都拦不住的气势。 这是他们的幸运,虽然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之前的不幸。

日本千元钞票上是夏目漱石的头像,我每次照镜子都好像看到松田优作。《其后》是夏目漱石爱情三部曲之一,于1909年6月27日至10月14日 分10次连载于东京《朝日新闻》上,以明治时代为背景,其中提到的日糖事件是指日本明治时期发生在台湾的日本制糖公司董事为谋求延长法律保护期而合谋向多 名众议院议员行贿钱物的行贿案。当时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资本主义急剧发展,战争产生的大额外债和公债负担被无情地加到国民身上,所以有经济不景气的说法。 平冈次郎和代助的哥哥都属变革更迭快速的时代里面的典型面孔,时代塑造了他们,他们建筑了历史。电影没有像原著那样着笔于时代背景,而是都落墨在感情上 面。

夏目漱石是真的在钞票上永生,镜子里的我却没有一点地方像松田优作。他是我眼中的帅哥,优秀的演员。出身动作演员,能把代助这样的角色演绎得这么精 彩,可见松田优作不负“逝去的清香”的赞誉。盛年早逝,89年因膀胱癌去世,才39岁。在得知患了绝症之后,他接了很多片子,以赚钱留给妻小,其中不乏佳 作。去世前的最后一部电影是89年的《黑雨》,迈克尔道格拉斯、高仓健,他在其中演得非常好,而且他一直隐瞒着患有绝症的事情,所以去世时令业界、影迷震 惊。他很少有生活照,都是剧照。一家子都是演员,太太是演员,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都是演员,大儿子松田龙平少年出道,风评颇高。

扮演平冈次郎的小林薰后来出演《导盲犬小Q》;扮演代助激进朋友的是尾形一成,著名舞台剧演员,单人剧鼻祖;代助父亲是笠智众,演的顺手拈来;导演 森田芳光嘛,估计说《失乐园》大概有些人会知道。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在于无用的细节,无用的人物,比如尾形一成的角色,比如侄女小缝,比如吃饭时的模 仿者,比如那只羊,比如在妓院的舞蹈——松田优作那几个动作真是好看,比如光怪陆离的电车。也有瑕疵,比如有一处穿帮,每次看到那里都让我有点难堪。而且 棚内搭的景这个事情特别显眼,这多少有点减分,当然,换做是现在的技术条件,肯定会看不出是棚内搭的景,不过现在要拍出这样细腻的电影,就算是在日本怕也 是很难了。

至于说代助、三千代、平冈三个人的感情纠葛,难以言述。此生终有意难平。原著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哥哥走后,代助坐在原来的座位上没有动。当门野来收拾茶具的时候,他猛然站了起来。

“门野,我去找个职业就来。”说罢,他戴上帽子,连伞也不打,一下子跳到火热的阳光里了。

代助冒着酷暑的天气,他跑不起来,只能急急地迈动脚步。太阳从代助的头上直射下来。他光着脚踩在干燥而灼热的尘土里,心中火燎燎的,实在难以忍受。

“烤焦啦,烤焦啦。”他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来到饭田桥,他乘上了电车。车子一直向前开动,代助在车内又嘀咕开了,连旁边的人都能听见。

“啊,动啦,世界动啦!”

他的头脑想点车轮子一般快速旋转起来,每旋转一次,就感到火烤一般难受。代助想,要是乘上半天电车,非被烤焦了不成。

忽然一只红色的邮筒闯入眼帘,那红色蓦地飞到代助的脑袋里,咕噜咕噜旋转起来。伞店的招牌上高高地吊着四把红伞,这伞的颜色又飞入代助的头脑,咕噜 咕噜掀起了漩涡。十字路口,有个卖红色大气球的人,电车在急速转弯的时候-,气球跟着飘过来,飞进了代助的脑袋里。香烟铺子的短幔是红色的,拍卖行的旗子 是红色的,电线杆是红的。图着红漆的广告牌一个连着一个,最后整个世界都变成红色的了。

而且,这些东西都以代助的脑袋为圆心,吐着火舌咕噜咕噜转个不停。代助决心在电车上呆下去,直到自己的头颅燃烧殆尽为止。

我并不认为代助和三千代以后的生活会多么顺利,但是他们是幸福的,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什么样的日子都是幸福,这样的珍惜又有几人能懂得。三千代会在 几年后早逝吧,而松田优作真的在4年后去世。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如何辨明真假。

附:115网盘的下载,我上传的,其中有一个链接是《在路上》。
http://u.115.com/file/f4284d6d8c

http://u.115.com/file/f463734fe6

http://u.115.com/file/f4e2ff85f3

http://u.115.com/file/f4e3af4fa2

标签:

梦回穆赫兰道(剧透严重不喜勿进)

2010年7月10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有的电影是说故事的,有的电影不是。

贝蒂是个小演员,日子过得不太如意,跑跑龙套,还是个同性恋。她的爱人丽塔也是个演员,漂亮的尤物,关键是男女通吃的能力很强。丽塔不仅在某部戏里拿到女主角,而且还和导演订婚了——导演的母亲是个长袖善舞的戏剧圈沙龙女主人。糟糕的是,贝蒂也在这部戏中跑龙套,目睹了这一切。更糟糕的是,丽塔甚至新找了一个女朋友。贝蒂的脚上被丽塔绑上五万多斤重的铅块,在马里亚纳海沟上面被推下了船。贝蒂决定报复,找了个看上去像个小混混的杀手来干掉丽塔。杀手给了她一把蓝色的钥匙,让她完事后打开一个蓝色盒子,里面有干掉了丽塔的证据。之后贝蒂精神崩溃,陷入昏昏沉沉的泥沼中,睡了在做梦,醒着也在做梦。她地在梦境中修补自己的现实世界,让丽塔依赖她,她依然爱着丽塔;让自己一举成名,和倒霉的导演一见钟情;但是罪恶的现实不断地侵蚀她的美梦,无处可躲,她不得不在幻想中依然逼近面对自己的住所,警察的盘问……杀手的蓝色盒子送来了,我怀疑盒子里装的是珍珠耳坠或者耳朵。贝蒂完全崩溃,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做法。

这是我想到的最简单的解读,如果想刺激点,可以把贝蒂和丽塔合并成为一个人,丽塔是贝蒂幻想出来的人物,贝蒂这名字也是幻想出来的,要是还想更刺激点,这一切是倒霉导演的世界,从他的角度估计也能说得通。如果是一个人的幻想,那就是她(他)的不同性格和现实折射在几个重要人物上,解释起来应该不会很难。或者把前半部分当做现实后半部分当做梦大概也能说得通……跟狮子滚的绣球似的,八面玲珑怎么摆弄都好玩。大卫林奇拿出一副七巧板,来,我们大家来做拼图玩——看,这样摆像兔子还是猫?

不管那是兔子还是猫狗耗子,观众倒是真像狂喜的小孩,高高举起手臂跳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然后大声嚷出自己的答案,在所有人都得不到老师肯定的答案的时候,就互相争吵起来……老师则被誉为治班有方。

如果按照一般的诠释来看,梦境部分精彩绝伦,与现实完美结合,用梦呓把一个人的内心纤毫毕露的画出来,而且是那么凄美哀伤,不可思议的技艺。把同一组人放进相同的环境发展出不同的境遇,这种路数很多人都用过,形而上内容的电影在欧洲简直俯首皆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并让电影超出了电影这个层次,大卫林奇做到了。这是个让人着迷的形式,我看过李碧华写过一个类似套路的故事,我自己也一直打算写一个,因为这个套路又简单又好玩。

抛开形式,按照我的理解,这是一个控诉型的故事,尽情丑化了好莱坞金钱权色交易的一面,其刻薄程度可以用“无所不用之极”这个词的所有最高级别同义词来表达。以导演为演员和投资方中间承接阶层来划分,导演的经理人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丑,电影公司是拍投资商马屁的蠢货,投资方是举止乖戾的怪胎……演员则要投导演所好,投怀送抱……这圈子里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一,而按照那些演员的自我评价,成材率倒是百分之百——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时运不济金子总会发光的美好的明天就会到来身边都是傻逼知己远在天涯海角……贾宏声是这么认为的,贝蒂也是这么认为的,执著于此幻象中,要么一直给自己嗑药麻醉生活,要么挂掉。现实多残忍啊,可曾放过谁?

这世界上不吃饭的女人还有几个,但是不吃醋的女人一个都没有;话说这世界上不吃醋的女人还有几个,但是不满腹牢骚的导演倒是一个都没有(啊哈我终于忍不住套用一次这个句式)。只要有一丁点儿机会,几秒钟,导演们就会一定会嘲笑影片投资方,想干这事儿的人很多,如果算上各种采访的话,那么我打赌所有导演都干过这事儿。我看过大陆的一篇介绍《穆赫兰道》的文章,写得很苦情,把大卫林奇描绘成一个怀才不遇的青年编剧导演,揣着《穆赫兰道》的剧本在好莱坞苦苦挣扎,最终功成名就云云。实际上大卫林奇是1946年生人,80年代就出名了。80年代初乔治卢卡斯曾经邀请他执导星球大战3,大卫林奇跑去转了一圈之后拒绝了,但是第二年他居然拍了《沙丘魔堡》,不知道乔治卢卡斯作何感想,但是至少这个人没什么苦情可言吧。虽然他赋闲过几年,但是他一直是著名导演并且从未离开,在《穆赫兰道》的前两年他还拍了《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一部不像是他的作品的温情电影。据可查资料《穆赫兰道》本来是大卫林奇执导,ABC广播电视公司投资的一部电视剧,开机之后,ABC某高层不满暴力镜头,而用猜的也会知道大卫林奇怎么可能会妥协,所以拍摄计划被毙掉了,拍成的素材也就能凑够2小时的电影,这时候法国著名制片公司Canas Plus制片公司介入,购得版权支持拍成电影,大卫林奇又根据此番波折修改了三分之一剧本,才有了今天这部穆赫兰道。好像很多好电影都是这么误打误撞出来的,比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以对白少闻名,其真正原因是拍的时候没钱,导演基本DIY了这部电影,很多对白在后期没配上只好用音乐取代,结果成了经典,再比如当初是台湾黑道被王家卫拖得实在受不了了,要搞他,结果才造就了《东成西就》,要不是那帮演员仗义,墨镜王早就成饺子馅了,真遗憾呐……反正这样的故事多的是。

两个女人在剧场中听一个女人唱歌,然后两人哭起来,这是我听过的最悲恸的歌。原来觉得第五元素里那首歌很好听,但是更多的是因为技巧,而《穆赫兰道》里的这首用情绪浸染,越听越难过。

《穆赫兰道》使我不得不承认形式也会强于内容而具有重要的独立意义,把一个老生常谈的牢骚题材拍的这么非凡经典,全赖导演的创作。《巴顿芬克》也是同类题材,表达手段上更为浅显一些,但是依然有足够的震撼力,我很喜欢,推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因为这次指定了这部片子,我才看的第三遍《穆赫兰道》,绝对不会看第四遍了,因为那些猜来猜去的细节实在非我所长,能领会精神我就知足了。

附: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内容简介了,后半部分是电影ost的由来。从虾米抄来的。

剧情简介:
好莱坞的穆赫兰道上,一个名叫丽塔的女人遇上了一场车祸。车祸中的另外两个看上去显然不怎么正经的男人当场丧命,而丽塔则幸运地死里逃生。但是她完全失忆 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无法记起。她从车里爬出来,跌跌撞撞地来到一座公寓,藏身于公寓外的灌木丛中……
天亮了,丹尼餐馆,警察丹跟同事赫伯说起了他的恶梦,梦境中出现了这家餐馆。 不祥的预感使丹跟赫伯非常恐慌。他们仓皇地逃进邻近的小巷中,但梦中景象突然出现……
立志要做演员的金发女孩贝蒂抱着梦想来到洛杉矶,与她同机的一对老夫妇笑容古怪,她借住在外出的鲁丝姨妈的公寓。贝蒂惊讶地发现房间里竟有一个陌生的 失忆女人,她称自己为丽塔,这个黑发女人的皮包里有大量的现金和一把神秘的蓝钥匙……
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的办公室,一群行为怪异的人在开会,鲁奇与文森诺·卡斯格林兄弟代表电影寡头在给经纪人罗伯特施加压力,目的是启用一个女演员,他们 对导演亚当·凯歇尔的意见不屑一顾,亚当为了泄愤砸了鲁奇的车,气愤地回家。更为倒霉的是他发现妻子竟然泰然自若的和强壮的清洁工同床共枕,而且他们粗暴 地把他赶出了家门……
国王般怪异的电影寡头用肮脏的电话和电话线操控着一切,为了使亚当就范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包括解散剧组,冻结亚当的信用卡……
贝蒂决定帮助丽塔找回记忆,同时她们发现有杀手在寻找丽塔。在丹尼餐馆,丽塔记忆起穆荷兰道,在看了服务生的胸牌后想起了一个名字“戴安娜”……
贝蒂和丽塔找到了戴安娜在穆荷兰道街区的公寓,她们从窗户进入后,吃惊的发现公寓的床上有一具腐烂的女尸,惊慌失措的丽塔非常害怕,贝蒂被丽塔的柔 弱、美丽和神秘感所诱惑,她们发生了同性之爱,后入睡的丽塔在梦中喊着一个词:赛伦西……
丽塔好像想起了什么,在凌晨两点带着贝蒂来到一个叫“赛伦西”的俱乐部,舞台上魔术师和女歌手诡劂的表演让她们战栗不已,表演结束后,她们发现了一只 神秘的蓝盒子……
回到家里,丽塔找出蓝钥匙打开了蓝盒子,贝蒂突然不见了,镜头推进到跌落的空空的黑暗的蓝盒子里……
床上一具腐尸,床边一把蓝钥匙……
敲门声,警察丹和赫伯来找“贝蒂”,金发女孩“贝蒂”醒来,原来以上的一切(影片的三分之二)都是“贝蒂”的梦境,她的真名才叫“戴安娜”。她的同性 恋人,黑发女子叫“卡米娜”,而“贝蒂”是丹尼餐馆服务生的名字,戴安娜在好莱坞只是一个不得志的小演员,她的同性恋人“卡米娜”却很成功,并且当着她的 面与导演亚当和另一个金发美女调情,失魂落魄的戴安娜在家里边哭边自慰。嫉妒驱使戴安娜雇佣杀手杀死卡米娜,杀手告诉戴安娜事情成功后她会发现一把蓝钥 匙,戴安娜迷茫地问:能打开什么?杀手不置可否地笑了……
在戴安娜发现蓝钥匙时,绝望让她看见了自己内心的魔鬼,符号就是从蓝盒子里爬出来的那一对笑容古怪的老夫妇,恐惧中她饮弹自尽,姿态与梦中的腐尸(戴 安娜)相同。

幕后制作
本片讲述一个弗洛伊德式的噩梦,其剧情可以有无数种解析和组合,但它的主题却异常清晰:好莱坞在银幕上创造一个个奇妙的美梦,但在银幕下却多以噩梦收场。 影片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摄影、美工、音乐等均微妙地暗示着多层梦境的可能性。影片通过女演员闯好莱坞的经历,揭示了造梦的代价。在 奋斗过程中,她们需要学会穿梭于数个不同的“现实”,如她们本来的自我、跟电影公司交往时的“个性”,以及所塑造的电影形象。在一场点题戏中,台上歌手在 唱歌,唱得很卖力,这时主持人大喝一声:“这是假的!”该片的选角和表演从戏份吃重的主角、到过场的配角,均十分出色,显示出导演用人独具慧眼。娜奥米· 沃茨扮演的贝蒂和戴恩可能是当年度难度最高的电影角色,她不仅需要表现一个初来乍到者的天真和自信,而且要演出绝望中的挣扎,中间还有一场类似考试的戏中 戏。
谜一般的《穆赫兰道》
作为大卫·林奇最满意的作品之一,《穆赫兰道》体现了典型的“林奇式”风格,有着独特而强烈的“林奇式”语汇和场景:忽明忽暗的吱吱作响的电灯,神经质的 叙述者,面目狰狞的神秘人,歌者已倒在舞台上却仍然嘹亮绕梁的歌声。还有着谐仿黑色电影的情节:失忆的性感女人,穿着风衣墨镜的高壮白种男人,女主角更直 接盗用了了经典蛇蝎美人丽塔·海华丝(Rita Hayworth)的名字。此外,林奇还一如既往地故弄玄虚地运用了许多似乎别有所指、引人想入非非的小道具与角色:神秘的蓝色小盒子,黑皮书,诡异的牛 仔,流浪汉,皮包里的不明巨款,狂笑的老夫妇。影片虽然充斥着凶杀、车祸、鬼怪、床戏、黑色幽默等多种元素,但却不属于任何类型电影。这部充满了寓言隐喻 的片子可谓林奇无视观众而纯粹自我的梦魇展现。林奇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故意用了许多混淆视听的手法与隐喻来阻挠观众辨别真幻,极力 抹去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分界线,使得整部电影如同一场醒不来的噩梦,以其独特的影像语汇与世界观将观众玩弄于指掌之间。
自2001年《穆赫兰道》问世之后,对剧情潮水般的疑问伴随着数不清的奖项——获得第5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波士顿影 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2002年,此片又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并入选法国《电影手册》2001年世界十佳影片,并获得法国恺撒奖最佳 外语片奖——向大卫·林奇涌来,但林奇在所有的访谈中仍拒绝证实任何一种对《穆赫兰道》情节逻辑或角色寓意的诠释,他只是狡猾地微笑道:“观众们被好莱坞 的简单逻辑宠坏了,他们应该试著自己花点脑筋,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追求标准答案。”
曾被**毙的《穆赫兰道》
大卫·林奇在拍摄《双峰镇》时即已产生《穆赫兰道》的想法。当时林奇在穆赫兰大道上取外景,突然之间闪现出灵感:“‘穆赫兰大道’,这好像是个不错的电影 名!”
由于美国ABC广播电视公司曾对《穆赫兰道》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于是林奇便计划将其拍成电视剧集。出自林奇之手的《双峰镇》被认为是美国电视史上一部具里 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而《穆赫兰道》无疑将标志着林奇重返电视界。但电视界对大卫·林奇的信任和宽容已经到了头,ABC临时变卦,**毙拍摄计划。而《穆 赫兰道》已拍完的素材只够剪成2个小时的电影,而且还没有结尾。尽管大卫·林奇对作品再三修改,依然没有得到通过,在影片的制作陷入僵局之时,林奇转而前 往欧洲市场寻求支持,并最终得到了法国制片皮埃尔·埃德尔曼的支持。林奇对剧本改动了三分之一,将这个作品拍成了电影。他说:“这是个奇妙的过程,一部讲 述生与死的影片同样走过死而复生的道路,如今它获得了全新的面貌,我很满意。”
演员
《穆赫兰道》的演员从戏份吃重的主角、到过场的配角,虽然都不是赫赫有名的明星,但均发挥出色,显示出大卫·林奇用人的独具慧眼。娜奥米·沃茨扮演的贝蒂 和戴恩可能是当年度难度最高的电影角色之一:她不仅需要表现一个初来乍到者的天真和自信,而且要演出绝望中的挣扎,中间还有一场类似考试的戏中戏。她在不 同的场景中代表着好莱坞女演员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命运。她在片中的高超演技证明了并不是只有名演员才能发挥出奥斯卡水准。也因为《穆赫兰道》,娜奥米·沃茨 终于在30岁这年尝到功成名就的滋味,从此,她成了一个在任何场合和访谈中都不忘记感谢大卫·林奇的人。
扮演丽塔的劳拉·赫利曾经参演亚当·桑德勒的《撒旦之子》。另一位演员斯科特·考菲曾与林奇合作过《我心狂野》和《妖夜荒踪》两片。
作为音乐家的大卫·林奇
作为多面手的大卫·林奇——不仅是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制片人、特技效果和动画设计,同时还是音响设计、歌词作者、画家和演奏家。
大卫·林奇影片中的独特音乐源自他对于音乐的理解,其音乐的核心质地在于噪音,或者说,他的音乐引人入胜的地方恰恰在于那些非音乐成分。林奇本人常直接参 与乐队的演奏和作曲。在其早期的作品中,他即已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音响设计专家和音乐家的天赋。1986年,他开始和安吉罗·巴德拉门蒂(Angelo Badalamenti)合作,两人互相欣赏和互相激发成就了更多我们脑海中忘不掉的声音,包括《穆赫兰道》以及其他许多大卫·林奇的电影原声唱片。 2002年12月,他和约翰·奈夫(John Neff)的两人乐队Blue Bob在欧洲发表了同名专辑,这是57岁的林奇第一次拥有一支正式的乐队并且发表专辑。
林奇说:“我热爱音乐……我意识到许多音乐的规律和电影的规律是很相似的,在音乐中,用节奏、主题、气氛这些术语来表示这些规律。对我来说,把一部音乐作 品作为整个电影结构的基础是很正常的……我的创作越深入,我就越认识到音乐中存在着真正的奇迹,这些奇迹和影像是联系在一起的。”

Director David Lynch’s affection for kitschy lounge music and emotionally overwrought mid-century pop has long since proven to be more than trend or irony; indeed, it’s often the uneasy spiritual axis of his films. The soundtrack of Mulholland Dr. turns on the usual Lynchian motifs (the brooding atmosphere of Angelo Badalamenti’s ominous synth-and-orchestra cues tossed with a dash of Lynch’s own off-center compositions), yet manages to evoke a sense of foreboding that’s distinctly its own. Badalamenti leads off with a curve, the nervous orchestra swing-romp “Jitterbug,” before descending into a dark soundscape that becomes murkier and more avant-goth at every turn. Bubbling through that morass are pop nuggets variously cheesy (Dave Cavanaugh’s lounge-ready “The Beast”), lugubriously bluesy (Sonny Boy Williamson’s take on Willie Dixon’s “Bring It On Home”), and alternately innocent (”I’ve Told Every Little Star”) and liturgical (”Llorando”). Three tracks of the director’s own (cowritten with John Neff) skulking Lounge Music from Hell ratchet up the tension even further; it’s the perfect garnish for this darkly delicious film-music cocktail.

标签:

喜宴五千年的性压抑者

2010年6月30日 哥舒夜带刀 5 条评论

恋爱5年之后,李安在29岁结婚,30岁的时候从纽约大学拿到了电影术硕士学位,之后就失业赋闲在家。太太林惠嘉彼时在美攻读生物学博士,一家人就 依靠她postdoc的微薄工资过活。李安家务做得好,烧得一手好菜,很贤惠。傍晚做完晚饭后,他就和两个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 家”。这段时间他看了很多电影相关的东西,做了积累。90年36岁的李安凭借剧本《推手》获得了台湾政府优秀作品奖,92年他独立执导的《推手》上映,并 问鼎金马奖,93年拍了《喜宴》,获得柏林影展金熊奖,并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94年拍了《饮食男女》,这是我最喜欢他的一部作品。

在家赋闲的七年里,他真的没有放弃过理想,憧憬着一飞冲天吗?现在恐怕很难知道真实答案了。那么换个角度来揣摩,如果那年《推手》剧本没获奖,他现 在是不是还在家烧饭。我认为那七年,他应该是有了一直在家烧饭的准备。一个人到了36、7岁,就算没有灰心,本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也要面对现实才是,电 影研究,创作剧本,很可能沦为业余爱好的一部分了。但是林惠嘉这样的太太真的是难得一见的。李安曾经熬不住了,打算找份工作,被太太发现后阻止,他才能继 续做电影梦。李安获得金熊奖的时候,打电话给太太报喜,“我的《喜宴》拿了金熊。”“哦。”李太半夜接电话昏昏沉沉,“大陆的《香魂女》也拿了一个金 熊。”“哦,没有别的国家参赛了吗?”她连柏林影展都不了解,这女人真的了不起。

可是,如果90年《推手》没有获奖呢?人生无法假设也无法重来,就算是假设,以李安的才华也完全有可能最终还是凭借某个机会冲出闸。李安有不事张扬 的力量,儒雅谦和,胸怀沟壑。他早期的电影作品就做了一件事,好莱坞模式装进中国故事,这两个要素他都具备,打小就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熏陶,成年之后在家看 了七年好莱坞电影。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在好莱坞混的华人导演不止李安一个,他能得到这番成就绝非偶然。吴宇森也混过,结果一部片子拍砸了 就没戏唱了,繆赛人老公王颖又有几个人知道?可见中西融合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我不喜欢《卧虎藏龙》,维亚吊得太难看,剧情什么的也很瞎,奥斯卡获奖之后 我很是郁闷了一会,后来才想明白这是拍给老外看的,老外看《卧虎藏龙》,正好跟李小龙、张彻接上,所以《卧虎藏龙》其实是侧重好莱坞的。《饮食男女》则非 常中国传统,家庭关系剖析见骨见肉,这种片子也就台湾导演能拍出来,因为大陆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荡然无存,香港又没有这种生活氛围,《天水围的日与夜》已 是极致。

李安的电影里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感到疑惑,女人。一般来说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但是李安的永恒主题是女人,男人实际上都是配角,如果不得不拍男 人,简单,那就给搞成同性恋好了。《饮食男女》的老头养了三个闺女,实在令人发指,杨贵媚、张艾嘉、吴倩莲、归亚蕾、王渝文,他居然搞了这么多女人来拍! 也许以后我会搞清楚,不过至少现在我还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偏重女性。

如果后撤一步看《喜宴》,把这部片子里面的角色换成老美,很容易发现其实就是部暑期档温馨轻松的家庭喜剧片,同志男一个玩笑似的婚礼引发了连锁反 应,最后温情收场,这就是好莱坞的套子。李安凭借着不凡的功力,把中国人成功的塞进这个套子里了,故事编的虽然不是滴水不漏,于情理上大致也说得通。电影 大师的功力在什么地方?那就是抛开故事,里面的人物绝对都是真实的,有生命的,这是根本,只要人物站得住了,放进荒谬的故事也会好看,放进《喜宴》这样唬 烂的故事里也能托起来。《喜宴》里面的人物都经得起推敲的,包括上海女画家这个角色的背景都全须全尾的,专门让她往上海家里打了个电话,寥寥几句却说了很 多事。

整部电影都是嘻嘻哈哈的风格,不咸不淡的,如果不埋了个包袱,这电影就不值钱了。包袱埋在郎雄身上,抖得时机也恰到好处,但是没抖响,有点温吞。也 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才发现这电影的主角不是赵文暄,是郎雄。故事的视角来自于老爷子,苦乐悲欣的结尾是老爷子的人生注脚。

这就看出李安思想里中国传统的深厚来了。随着时代变迁所产生的家庭矛盾,或者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矛盾,是历朝历代到哪都有的,70的看不上80 的,80的看不上90的,然后90的瞧不起80的,80的瞧不起70的……所有的矛盾存在着,人们还是在一起生活着,这就说明矛盾本身自有其生存之 道。(这道理很深,小弟表达能力有限,此处省去5万字)郎雄所面临的家庭矛盾简直让人无法容忍,但是最后还是圆满了,而且谁也没做出什么牺牲啊让步啊,更 没有什么斗争、争取……这才是生活里的一家人,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在好莱坞套子里面的这个故事非常中国,老头子包袱抖开的那一瞬间,千滋百味涌上心头啊。

李安的电影还有个特点,爱情全是真的。在这个后现代主义、解构泛滥的年代,他的爱情观就是这么单纯的傲世独立,一尘不染。《喜宴》里赵文瑄的同志恋 情都那么纯真,踏踏实实不虚饰,这是李安的老派,也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也许城市生活中有许多沉渣泛起的感情,但是也有坚守的伴侣。我也执着于这样的观 点,这世界被迅速发展的物质淹没而迷茫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老套的、老土的、老派的、陈旧的情感依然是永恒的。

那个时候李安有点春风得意,美不滋儿的在电影里露一小脸,发发感慨,很可爱。李安的家庭观,爱情观,他的传统观念电影可能会越来越少,不过也可能会 在某个时代,中国会再出现这样一个导演,说说中国人的故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