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野草莓盛开的地方

2010年6月23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老人有时候会分不清梦境、回忆和现实,不是魔幻手法,是真的分不清。没有未来需要打算,也没有当下需要努力,难免时常陷入回忆。那些过往,徜徉在不醒的梦里,风轻轻吹过生命的烛火,老人张开浑浊的眼睛,又微微垂下头。当下的现实不过是老人的过往的重复,而可以随意选择的过往要更美好。听不清也困看不清,只有回忆,沉湎于此是享受人生。

伊萨克的老爷车上挤满了人。轻佻的女孩和两个喜欢她的男孩,他们搭上了这班伊萨克的人生回忆之车,女孩得意的在两个男孩之间周旋;这三个人是伊萨克的青年时代写照,他被愚蠢的女人伤害至深。伊萨克和他的青年时代和解了,原谅了轻佻愚蠢的女孩,那并不是什么错误,一切只是源于青春。三个年轻人最后还是在一起,又搭上了一个老女人的车驶向远方,这算是伊萨克的祝福吧。

翻车象征着中年夫妇糟糕的婚姻,可怜的女人被丈夫冷漠无情的戏弄,她也抓住机会在外人面前刻薄的评价丈夫,他俩在中途就被赶下了车,“看在孩子的份上”。伊萨克的婚姻是场灾难,他的中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作为他中年生活的另一个写照来自他儿子,同样是个冷酷自私的混账。

伊萨克的晚年沉浸在梦和回忆中,二者交织在一起,他对死亡感到恐惧,不停地思考着命运。伊萨克没有在他的回忆中出现过,可见他是多么不待见自己,大概他也是连镜子都不照的人。看不出他生活的乐趣,那块没有指针的表就是无望的注脚,时间的存在没有意义,痛苦和折磨伴随着他的一生。他不原谅别人,也就没有放过自己。他在梦幻中不停地补全当年那些伤害了他的事情的另一部分,比如,表妹是怎样背叛他的,野草莓地上发生的那个吻他并没有在场,如今他带着善意完整事情的全貌,片中所有的回忆场景都是这样的。这是人到老年时面对死亡的感悟,由此触发的让步,忘怀怨恨,给别人出路也给自己出路。

儿媳妇在车上扮演了一个复杂的角色,由她的对话才迅速的完成了人物交代,之后她是一个类似引路人的角色,那是一个中国文化中没有的角色,我对欧美文化不熟悉,找不到准确的表述。她是明亮的,直言不讳,而且承担、化解了伊萨克的怨恨。她就像伊萨克内心深处的另一个人,伊萨克在最后终于选择面对。

最后那一幕,伊萨克茫然的问,可是我不知道他们(父母)在哪里。少女牵着他的手来到山岗上,不远处隔着一条河,父母在悠闲的垂钓,母亲向他挥手。至此,伊萨克的心结才彻底解开。他最深的恨意源自父母,是他们给了他没有指针的时钟——痛苦无望的一生,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来自父母的痛苦又反射给自己的儿子。在最后他向儿子表达了友善,儿子惊慌之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但是儿媳肯定会成为他们的调解人。恩怨在他的晚年终结了

伊萨克的冷酷无情只是用在亲近的人身上,而对陌生人,那些亲情上相距较远的人则不是这样。加油站夫妻就是很好的例证,他的老管家也早就看透了这一点,甚至还同他开开玩笑。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也存,好像是无法拒绝陌生人,而对亲近的人总是说不。我不知道该怎样解释这种状况,也很难改变,只能采取很笨的应对办法,不断的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并且尽可能的时时撤一步看待事情。伊萨克曾在加油站喃喃自语,也许我该留在这里。他曾经离开家乡,在晚年获得成就时感到悔意,这成就显得聊胜于无,对一个老人来说无非是个安慰奖,毕生的努力在此时显得荒谬。

人生是不能按照一个老人的眼光去审视安排的,那样将会多么无趣。影响深远的事情总是发生在年轻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做出赌博似的选择。摆脱痛苦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断然结束这一切。随着岁月的推移,补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哪怕能在晚年重回野草莓盛开的那一刻来缓释一切,也是幸运的。

标签:

比爱你更长久的冷

2010年6月10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比爱你更长久的冷

《爱你长久》是部看上去剧情滥俗的电影。一个举止不近人情的人,随着剧情的展开,被亲情、友情、爱情感化,聪明的小狗、可爱的小孩、慈祥的老人、真挚的朋友、可心的恋人……如同冬夜散发着温暖的炉火,主人公打开心中的郁结,开始了美好的生活。我们也起身离席,心满意足的走出影院,甚至想给陌生人一个拥抱才能宣泄心中的充盈的爱。这么简单的故事经过了欧洲人的捏把,与美国人的就完全两样了,变成了黄昏后星光黯淡下的窸窣小路。

导演Philippe Claudel是龚古奖获得者,文学作品获得过多个奖,这部电影是他的处女作,好像至今只拍了这一部。如果给这部电影打分,我会很矛盾,良莠不齐。故事构架的结实、顺畅,没有出现累赘,各司其职而且合情合理。这样简故事简单,人物功用明显的电影,想拍好是很大的挑战,缺乏故事性的平淡会让人抓狂的。比如姐姐在画廊看画,与教授开始交往。这个俗气的情节因为那幅非凡的画而平展动人,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的痛苦,那个情节就虚弱到消失了,以此类推等等等等。好的作品就是把常见的体裁演绎的非凡。

在某些具体的小情节上,处理的流俗;同样的,也会在某些这样的小地方闪烁着不俗。比如姐姐哄外甥女睡觉的时候,忍不住俯身亲吻了外甥女,这时候妹妹刚好在门外看到……不要这么巧好不好。姐妹俩去看望母亲,母亲叫着姐姐的名字,这是意料之中的,而姐姐粗暴的夺路而走,就是意料之外了。我讨厌充满巧合的故事,特别是被不同的故事重复了很多次的巧合,当一个人物被创造了之后,他有自己的命运,过多的干涉会让迅速褪色失真。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这样的故事会有一个谜底等着揭开,而揭开谜底的时间几乎是限定的——在100分钟的时候。怎么卖弄这个谜就要看编导的本事了,Philippe Claudel不愧为作家,在这点上做得水到渠成自然成书。而且他没有采用倒叙,真是谢天谢地,我非常不喜欢倒叙,特别让年岁不相称的演员去刻意扮演年轻人,那就是灾难。让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就在当下。我觉得这电影有一些侯麦风格的痕迹,无数的琐事堆积起来,平淡又平淡。剧中有几个人挺有趣,孤独的警官是明显的参照人物,设置的略显生硬;不能说话的老头有点含糊,也许是作为一个和睦家庭的必需品;最模糊的是那个执着又倒霉的黑人学生,看不出他是为什么而存在的。

Kristin Scott Thomas,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她不像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样戏路宽广,她是属于风格突出的那种。虽然因为《英国病人》而斐名,但是我觉得她在那个片子中花瓶的比重大一些,那个角色并不需要多少表演技巧,更需要的是相貌和一些贵族气质。相反,她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虽然是一个配角,片子也是个糖水片,但是她在其中却惹人夺目。《爱你长久》中她的表演非常出色,称职的挑起了一部独角戏。我迷恋她所散发的气质,多种性格错综复杂的融合,高贵坚硬脆弱敏感冰冷,些许神秘。

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是比出色还要弱一点的欧洲电影。

标签:

女蜘蛛的纯情之吻

2010年5月31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来,我们来拧巴一个爱情故事。她爱他,他不爱她,那就把他俩圈进一个封闭的屋子里,然后让他俩在精神世界中纠缠,于是她开始给他讲故事,故事中有她 也有他,让他俩在故事和现实中跳进跳出。骨架搭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始进行加工。

故事发生在南美,那就让他是个纯贞的革命者,而她是个风情万种的红尘女子,既然这样的身份,那就让她为了获取情报才与他接触吧,这样才够拧巴,然后 让她在这个过程中爱上他。封闭的空间有很多,办公室、火车、饭店的厨房、病房……我们这次选择监狱吧。既然是监狱,那就让她换成男的好了——爆点出来了! 这样的两个人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虽然可以给他们安排一点甜蜜……要有激情戏吗,没有激情戏吗,要有激情戏吗没有激情戏吗要有激情戏吗……关灯!

没什么比爱情更能感动人的了,默默付出的无望的爱情,凄美的爱情,在最苦的环境里摇曳着的爱情……

这电影和《朗读者》很像,不是指剧情像,而是整个路子很像。都是用纷乱复杂的年代作为背景来裹挟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朗读者》是忘年恋,这部 《蜘蛛女之吻》是男同性恋。《朗读者》的爱情故事是点缀,对时代的探索才是真实内容;《蜘蛛女之吻》的时代背景比较模糊,是用来制造氛围的,爱情才是主 题。拧巴的程度上二者倒是不相上下,《蜘蛛女之恋》让一个五大三粗的老爷们穿着花绸子睡衣在牢房里扭来扭去,南美人的浪漫尺度还真是胸怀宽广。《蜘蛛女之 恋》大胆的采用了中国传统曲艺节目形式,牢房里她的独角戏,他不过是个道具;她说的那个故事是个双簧,她在说,那个女人在演。整部电影是她一个人的秀场, 她处于舞台的中间,聚光灯的焦点,其他人出没于光圈的周围,半明半暗面目模糊,只有那位矮个子黑人警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扯着嗓门一直在嘶吼。

《蜘蛛女之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她在自己所编造的那个故事里面,她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她在现实中的同性恋关系中所出的角色是女性的一方,但是在故事 里面她化身为冷酷的男纳粹军官,而那个歌女实际上在做着她在牢房中正在做的事情。故事里的歌女和军官都是她自己,歌女是她所憧憬的外貌,而军官则是她所向 往的性格。同时这个故事也承载着电影对南美革命的一点戏谑,爱情和革命事业虽然看起来不相干,但经常是互不相容的。这个双簧让电影有了一点魔幻色彩,可惜 的是在她出狱之后,双簧就不了了之了,没能贯穿始终,不然可以更有意思。我对结局也不满意,这不是一个爱情的结局,而是突然抽离了,出现了一个小人物在命 运面前可悲的宿命,然后又生生的把革命者突然拽出来做浪漫状,简直莫名其妙。为什么不能让他俩有个,至少是暂时逃离苦海的结局?电影虽然情节曲折,不算拖 沓,但是整体铺垫做的有点多,显得有点小卖弄。而且整部片子的色彩出奇的灰暗,褴褛,营造着沉闷、压抑。

蜘蛛的含义比较明显,应该是取自雌蜘蛛会在交配后吃掉雄蜘蛛的现象。她幻想自己是一只雌蜘蛛,而现实却给了她一个雄蜘蛛的命运。有意思的是,结果她 的也是个女人。可见爱情就像梦一样,都是反的。

爱情往往结束于时代之手,难得自主命运,所以才显得珍贵,才可信,才是永恒的主题。

标签:

距离的温度

2010年5月31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1959年11月5日,美国的大学生们依然对卡斯特罗充满着狂热的崇拜,但是国务卿赫脱向总统提出“美国当前对古巴政策”,建议美国应“鼓励古巴境 内和拉丁美洲各地来反对卡斯特罗政权的极端主义的反美方针”,“改变卡斯特罗政权”;同一天,极力讨好苏联人但是在国内政权不稳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诺沃提 尼到上海电机厂参观访问;同一天,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剧组在遭遇了诸多磨难(在人迹罕至的岛屿上差点人财两失)和严重拖期后,终于因前作《喊叫》的受好 评而收到公司支持继续拍摄的喜讯,这部电影得以拍成至今仍被称颂。

就在这一天晚上,两个尚在假释期的美国流浪汉闯进了堪萨斯州霍尔科姆镇的农场主赫伯特·威廉·克拉特的家,他们想搞在此一笔钱然后远走他乡,最后杀 害了农场主一家四口。

案件告破后,纽约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前往采访此案,并与1965年出版了《In Cold Blood》,中译名《冷血》。2005年,由菲利普•塞尔兹•霍夫曼主演的影片《Capote》上映,并凭此在翌年夺得奥斯卡男主角,同年获奖的还有最 佳导演李安,以及最佳影片《撞车》。

2006年上映了一部同题材电影《声名狼藉》,新科007丹尼尔·克雷格参演,并有诸多大牌客串。两部片子的内容相仿,都不是改编自《冷血》,而是 讲述卡波特采访、写作《冷血》的过程,是根据卡波特传记改编的。我前几年先看了《声名狼藉》,一直念念不忘,今年又找出来看了一遍,然后看了《卡波特》, 把小说也找出来看了一遍。两部电影难分伯仲,霍夫曼演得更好一些,《声名狼藉》整体更好一些。小说是我第一次在电脑上看书,看得时间太长,而且我现在养成 了一个坏毛病,对翻译作品的成色疑神疑鬼的。

《冷血》是部出色的小说,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可以达到著作的等级,因为在我看来它不管多么出色,有一个显然的缺陷是不可忽视的:以真实案例作为蓝本。 用真事来写作可以让作品更有力量和说服力,但同时也有局限性,缺乏创造力。如果抛开这一层,《冷血》无疑是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小说。

我喜欢它的叙述方式,线路清楚,干练有力,既然大家都知道要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就慢慢说起来。这是一部优雅的小说,有一些冷漠,有一点哀伤。作 家没有融进事情,那样容易显得燥郁烦闷;也没有太远,那样会显得冷酷。近了会失真,远了会让所有的描述都像是冷酷的嘲讽。我非常敬佩这个距离,只有选定了 位置,才会发现眼前是风景还是废墟。如何保持悲悯的距离是门学问。

电影在简单描述了案情之后,把时间都耗费了在卡波特身上。卡波特是上流社交圈中的尤物,他是交际花,快乐的发起人,讲段子,每句话都引人发笑,是每 个人倾吐心事的对象,他是那么可爱,不会伤害任何人。但是他是一个成就斐然的作家,他在《蒂凡尼的早餐》中打开了上流社会的后窗。他温和而敏感,洞悉世 事,喜欢交际圈的生活,但是并不盲目,明了这种圈子的表象下的真实面目。在那样的生活中保持观察者的角度,能够从容驾驭,这太了不起了。经常撤身一步来审 视自己所处的生活,并且冷静的做出评判,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卡波特看透了身边的这些人,但是依然可以真诚的去和他们相处,不虚伪矫饰。

他长得难看,声音难听,还是个同性恋,有一个糟糕透顶的家庭,那个家庭给了他一个灾难的童年,之后就再也没给过他什么,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一个人面对 这一切——看看他,我想我没什么理由可抱怨的了。但是他可以和所有人相处融洽,好像没有人不喜欢他,他像个怪胎,也可以说是奇迹。

《冷血》在结尾部分用了相当的篇幅来介绍作案人的精神病鉴定状况,并且明显的流露出不满。两部电影都颇为尊敬的正面描述了卡波特和作案人之一佩里发 生的同性恋情,多多少少从侧面道出了卡波特的立场并不是那么客观。他怜爱佩里,帮助他们不停地上诉来拖延死刑的执行,但是他又不得不以他们的故事为蓝本写 一本尽可能客观的书,他们不执行死刑,他就无法完成这本书。卡波特被折磨的崩溃了,拒绝了最后一次帮忙的请求,并且去现场目睹了死刑的执行。自此憔悴。

我非常喜欢路遥,《人生》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最好的之一,但是我也只看了《人生》,连《平凡的世界》都没看。太苦了。他去世的时候我都感到了解 脱,这人心里装了这么多苦活得太遭罪了。后来我结识了一个电视台编辑,她家和路遥家是世交。路遥婚前的生活糟糕,婚后的生活更糟糕,病的时候挺惨的。

卡波特在佩里的身上看到了多少自己呢?虽然佩里必定无法逃脱死刑,但是如果他继续资助,那么佩里还可以多活几年。虽然他做出了选择,无所谓对或者错 的选择,但是都无法开释一个抉择者的自责。

对身处其中的生活做出不留情的切割之后,如何一转身就自然的投入其中呢?

生活在别处,那么生活和别处之间的距离要怎样才可以保持呼吸的温度呢?

路遥一直走向了别处,再也没有回来;卡波特无法维持温度,慢慢变冷了。

就到这里,这就是结尾,说不下去了。

标签:

你还活在灰色里吗

2010年5月31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读书少的人有个通病——词汇量少,在他们的字典中,一个同样的词所包括的范围往往超过读书多的人。属于我的“疯子”所管 辖的范围就很大,除了医学上的定义之外,我认为那些不正常的人都是疯子,也就是说,我所不理解的都是疯子。这样一来,疯子就不免有些多了,像现在还执着买 房子的年轻人,像买票去看三枪的人,像拍出《你还活着》这样电影的人,都是的疯子。作为其中一个难得的正常人,不免有点沾沾自喜,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你还活着》是一部变态的电影,它的不正常来自于本身的没一个毛细孔所散发出的气息,行为乖张的举止,空洞灰白 的眼神……看完了之后除了嘀咕一句疯子,实在没什么其他恰当的形容。这个导演是个老头子,他用了四年时间来拍这部片子——不是筹划四年,是拍了四年。只有 一个镜头用了推拉,其他所有镜头都是固定机位。我记得这部片子都是棚内搭的景,找不到确切出处了。没有故事情节,通篇只能算作是人物介绍。

一个事情经过长时间的考虑、琢磨,基本上会出现两个状况,要么是反复的计较得失从而陷入困境,丢失原本的精华,变得非得 糟糕;要么是变得更好。王家卫的破电影属于前者,《你是活着》就是后者。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拍四年,就现在来看片子来说看,是值得的。这个电影虽然变态,但 是那是精神上的,在表面上来看并不算晦涩,至少是可以看懂的。难能可贵的是居然还有几分幽默参杂其中,自嘲意味甚浓。老头子对北欧人做了一次冷静无情的解 剖,下手狠。一个老年人刻薄的讲述,纵然绘声绘色也难掩其中的冷酷。

片中最好的一个片段是少女的结婚梦。那个片段真的是完美,而且居然还肯卖了一个小关子,就是移动房子的情节,这 个小关子美好到和全片格调略有不符的地步。看来老头子还是对爱情很是信任,

和我一样。粗糙坚硬冰冷的石头上开了一个口子,露出明亮翠绿的一抹翡翠。

虽然整部片子是一个离谱的电影,但是在细节上是很靠谱的,贴着真实生活的。就是说,单独的人物是真实的,而他们 所组成的情节是抽象写意的。相对那些经营同样类型题材作品的年轻人来说,本片导演展示了生活练达的老人的操作能力。特别是那些小黑色幽默,片子摆脱了控 诉、暴露的调子,显得成熟有力。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收获。

这电影更像是一个舞台剧,固定机位的摄像机更是增加了这种感觉。

我不喜欢反复重复洋灰色,次数频繁以至于突兀。

我觉得生活还有另外一面,而它所展示的这一面也并不是最丑陋和肮脏的。一个想发表意见的老人的犀利表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