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the wind will carry us

2012年9月19日 龙二 评论已被关闭

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Abbas的著名电影。有追求的,自认格调高雅的,诗人,以及闲得发慌的都一定要看看。

油画一样美的画面。很有意思的对话。非常独特的摄影。

基本上没有情节。很多人看完了也不知道电影里发生了什么事。呵呵

下面摘一段拍得很精彩的一段,但也很莫名其妙的一段,镜头运用太出神入化了

Engineer: Okay, I’ll recite a poem to you. [pause]
It will occupy us while you milk. [pause]
You won’t answer me?
Girl: [milking cow by the light of the lamp] Go ahead.
Engineer: I was saying that… [pause]
In my night, so brief, alas
The wind is about to meet the leaves.
[breaks off]
Do you understand that?
Girl: The two are meeting.
Engineer: It’s like when you went to see Yossef. [pause] At the well.
Girl: At the well?
Engineer: Bravo. [Pause]
My night so brief is filled with devastating anguish.
Hark! Do you hear the whisper of the shadows? [breaks off]
Do you understand the shadows?
Girl: That means darkness.
Engineer: [recites slowly]
This happiness feels foreign to me.
l am accustomed to despair.
Hark! Do you hear the whisper of the shadows?
There, in the night, something is happening.
The moon is red and anxious.
And, clinging to this roof that could collapse at any moment,
The clouds, like a crowd of mourning women,
Await the birth of the rain,
One second, and then nothing.
Behind this window, the night trembles,
And the earth stops spinning.
Behind this window, a stranger
Worries about you and me.
You, in your greenery,
Lay your hands – those burning memories -
On my loving hands
And entrust your lips, replete with life ’s warmth,
To the touch of my loving lips.
Girl: [referring to the milk] It’s full.
Engineer: The wind will carry us
Life and death is so foreign to me, but the wind will carry us.

搜狐电影只推荐了一天,就下了。

懂英文的可以看这里。http://www.jonathanrosenbaum.com/?p=6350

标签:

never sorry(加对导演的提问)

2012年3月20日 龙二 1 条评论

never sorry

感谢老公,帮俺一大早去排队买票,下午三点,我坐在电影院里看never sorry.

跟我怀疑的一样,我在网上看到的那个片段,里面有个胖女人说大家叫艾“AI SHEN”的就是这个纪录片。只是我今天看到的电影里面,这一段,给删了,那个胖女人,坐在长长的一排衣服前,我还以为是哪个时装店老板,原来是洪晃。

我看这个电影,主要是想看艾是怎么被老外神化的。

主要内容:

1,艾的家庭。他爹,他妈,他老婆,他儿子,他儿子的妈。那张在天安门广场掀裙子露底裤的照片,是他老婆。他儿子是“我跟我一个朋友生的”(艾原话)“怀孕了,我只好担起来”。对了,他给儿子起名字叫“艾老”。老子叫未,儿子叫老。

2,艾的作品,他不动手,他只动嘴,动手的是别人。

3,四川死难学生名单。

4,成都拍《老妈蹄花》,被打。告状。那个祖国草泥马作品。

5,瓜子作品。

6,上海工作室被拆。

7,被关,被放

基本上作品中的视点,作者尽量在保持中立。网上有的片断有些更有没有进片子,

观众:

三点钟的电影,二点二十分我到的电影院,门口观众就排了三、四队十来米的队了,两点半多进场,应该不规定坐位,大家都想早进场占个好座儿。陆陆续续到了三点钟,观众席楼下基本连第一排都坐满了,楼上也坐了十、二十来人。应该说上座还是高的。

有些人挂着绿的、红的胸牌,应该是媒体或者从业人员。大部分人从表情打扮上看,都是文青,文中,还有文中老年,基本上衣冠楚楚。但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观众。比如我遇到的那位:

在排队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打扮古怪的老太太,头包黄的花头巾,暗花外衣,站在边上拉着人说话,好巧不巧,等我这排都差不多坐满了,挤呀挤呀从边上挤过来一个人,在我旁边坐下,一看就是这老太太。还往下坐呢,就已经跟我说上话了,我急忙摘下耳机,才听明白跟我用中文说“你好”,然后就从袋子里翻出三张纸来给我看,问我认不认识,我一看是《茉莉花》,五线谱加拼音,我说认识,她问我会不会唱,我说会。她就告诉我她原来在哪里学中文,老师姓啥,她学得不好。。。因为她身上、嘴里气味有点不好,坐得又这么近,我正琢磨呆会儿俺嗓子会不会过敏(俺对刺激性气味过敏),她已经撇下我转头跟那边的男孩子说话了。“你会唱这个吗?”那男孩子又高又壮,把自己塞满了椅子和过道,正在吃一大合葡萄,听说连忙声明自己是一点不会中文。那老太太就跟他开始说呀说,那个男孩子也就听呀听,还请她吃葡萄,我想没看出来这男孩倒是耐性很好。有一搭没一搭,我继续戴上耳机,听big bang,等主持人上台介绍完,电影院里暗了下来,我正聚精会神打算看电影,老太太突然又回过头来跟我说话,“欢迎”。她说的是中文,我却完全摸不着头脑。眼看着银幕亮了起来,她不会在这个点上想起来要跟我唠嗑儿吧?“这是我的旋律,”她哼起来,我听不是《茉莉花》,更加莫名其妙,银幕上片头出来了,“每段重复,象这样。。。”“什么?!”我很想跟她说“我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我忍住了,我坚决地把头转向了银幕,她在我耳边说,“。。我写的词儿呀!你一会儿就知道了。。。”。我坚决不回头,心想,还有一会儿呀?!

还好看电影的时候,她没说话,但是,电影刚结束,灯刚刚亮起来,她跟我又说开了,“我老师的老公跟艾是同学,他们很熟,艾来柏林他们都要见面的。”我用简短的“嗷!”字结束了这次对话。

给导演的问题:

导演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美国人,用英文和主持人交流电影。

说实话,撇开A这个本身有争议的人物,光看这个电影本身,拍得还是很好的,特别是节奏掌握得很好,观众提问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在电影里有一场很搞笑的戏,A在成都大街上吃饭,很多人慕名来看他(且不说那些人怎么知道他在《老妈蹄花》吃饭的),然后就有“警察”来,让A他们进去吃,然后A们就和“警察”斗智斗勇,“警察”拿录相机拍他们,他们中间就有人拿着录相机对着“警察”的头拍“警察”。然后面对面对着拍。

我看到那些“警察”的制服胸前写着的“城市监督”的标志,怀疑会不会是老外导演把“城管”搞成“警察”了,“城管”来管A能否在街上吃饭是正常的,但“警察”的话,是不是越界了?而且也太滑稽了。本来想回家网上查制服的,再一想,倒不如直接问导演了。结果导演门儿清,告诉我,因为“警察”要找A的磋儿,大可以化装成“城管”。

我无语。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已经被A洗脑了。还是真的是这样子。

散场后不寻常的地方:

1,出来的时候,听前面的中国人说,“怎么今天保安很多?”果然到前厅时看到有警察。5、6个的样子。柏林电影节看电影以来,基本没见过这阵势。

2,观众出来有发礼物。我除了那个竖中指的小纸片没拿,别的都收集了。也算到此一游。喜饼也吃了,鸡蛋卷味儿,很香。那纸条是喜饼里的艾语录。

艾把自己造成英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挣的是老外的钱,宣传的是政府的黑暗,总有积极的意义,哪怕影响不大。

标签:

月球

2009年12月15日 龙二 评论已被关闭

在推荐这个电影的时候,我跟组里的同学打了个比方,说这个电影,就象一面镜子,能在镜子里看到多少,全在自己。爱科技的看到未来,爱思考的看到人生,爱猎奇的看到诡异,爱玄幻的看到轮回。

原贴地址:http://paowang.net/post/10052889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情节结构,无非是一种道具而已,整个故事,只为了阐述一道命题。电影里的所有的现代科技不过是使这道命题为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已。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不肯落人窠臼,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导演邓肯·琼斯“没有卖弄原创的科幻概念或者过分沉迷于宏大的叙事”,反而追求“独特的科幻造型感”,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孤独命运的描述”。(注)

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从头至尾就是一片荒凉冷寂,在广漠的月球及金属围成的月亮基地里,只有山姆一个生物活动着,和他相伴的,只有一个智能机器人。通往地球的传输信号被屏蔽,没有跟外界的即时联系,山姆只不过是被遗弃在冷漠无际的宇宙时空里的一个可以不段重复的碎片而已。

如果科技真发展到如电影里描述的那样,那么月亮基地里有没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已经完全无所谓了,那个智能机器可以搞定一切。难道一定要人的手指才能按动按纽不成?山姆之所以被导演流放到月球,导演无非是想在规定情境给大家出一道题而已。

就象是一个游戏,游戏里的角色,体能,记忆,技能,所有的初始值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了生命以后,这些生命体就不再相同,成为了性格迥异的个体,谁是我已经不再重要,我是我才是真正的关键。

几代老山姆在完成三年任务时,或以后,乖乖地自动地或者被动的被销毁。与其说他们是克隆的人,不如说他们是克隆出来的工具。残酷的只是,他们居然有意识,有意识,就会有痛苦,就会感到孤独,所有人类有的毛病,或者有的特性,他们都有。做克隆人,实在不如干脆做机器人来得简单。人类的喜怒哀乐,对一个生活在月球上的唯一的生命体而言,实在只是一种奢侈。

月球上的山姆是被导演放逐来的,令他在那样一个环境里,体会孤独的可怕和不可避免。而地球上同样有无数自我放逐的人类,作为工具,同行尸走肉又有多大的区别。

但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就象每二三百年会出现一个伟人一样,隔了几代,克隆人里出现了新山姆,新山姆就是那个举着火把的人。

当新老山姆互相审视的时候,当新老山姆互相烤问的时候,你曾想到过他们是不同的人吗?就算是同一个人,如果把不同时期的性格抽离出来放到一起,都会打上一架,更不用说是两个全完独立的人了。再克隆,看起来也不能克隆意志和思想。

导演最后让新山姆逃回了地球,其实回到地球又有什么意思?就不再孤独了吗?恐怕只会更糟。A货毕竟是A货,最终不会被家庭,被社会接受的,好一点的结果,就是隐姓埋名,重新娶妻生子,在完全抛弃原形的基础上,过上他原版想过的生活罢了。

如果我是导演,我就让新老山姆把所有克隆人都弄醒了,就在月亮基地里大搞爬梯,再弄几个女人来,然后克隆也好,自己生也好,搞一堆孩子出来,把月亮也整成地球,这个时候,想孤独都没地方去了。

注:引用皆选自网上的相关介绍

问题:1,幻觉中出现的长发女人是怎么回事?
2.是如何值入克隆后生命的记忆的呢?比如新山姆怎么会知道自己出了意外,而且准确找到老山姆的呢?

标签:

菊次郎的夏天

2009年12月8日 龙二 评论已被关闭

看这个电影,当然就是冲着北野武这三个字来的。

电影的名字是《菊次郎的夏天》,我一直想当然的以为,菊次郎就是那个小朋友,没想到,原来却是那个送小朋友去找妈妈的粗鲁男人。这样一来,这个电影就很有意思了。虽然电影是以正男的视角来讲述的,但这个电影,不叫《正男的夏天》,而叫《菊次郎的夏天》,是不是在提醒大家,这个夏天,其实对菊次郎比对正男更有意义呢?

不知道《菊次郎の夏》在日语里有没有“有菊次郎陪伴的夏天”的意思。而我,则更倾向于菊次郎明为配角,实为主角这个思路,这样一来,这个电影就不是一个男孩和一个陪他找妈妈的叔叔一起经历的温馨故事,而是找妈妈事件给这个怪叔叔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故事。如果故事里面充满快乐,那么菊次郎得到的,要比小小的正男得到的多得多。

我一边看的时候,一边就在想,象菊次郎这样的,真的能够在东京存活?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一开腔就是粗口,四处找磋儿,偷蒙拐骗样样来,除了碰到比他更硬的黑势力,他居然顺风顺水地过来了,真是令人吃惊不小。虽然在东京一直有个老婆看住他,但总有单独行动的时候吧?

还有,就是如果电影里描写的都是真的话,那日本人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民族了。有时天真得无以加复,外婆可以听凭以前的邻居一句话,就毫无戒心地让外孙跟陌生人出去渡假,在路上偶遇的闲汉居然肯花上三两天时间陪一个不认识的小朋友玩,讨他开心。但有时又真的很变态,酒店服务员可以只听口头威胁就真的开车送他们一程,好多路人都真的乖乖地听任菊次郎无礼的摆布,比如明讹那只天使风铃,强搭年轻恋人的车等等。看来看去,好象真的只有黑社会做事,才正常。

基本上菊次郎从头混到底,出乎意外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就当正男看到妈妈有自己的家的时候,菊次郎说了妈妈搬走了这样的话,就很出乎意外。我以为他至少会冲上去问个明白,但这样一来,当然故事就不会象电影里那样发展下去了,就不再是菊次郎和正男两个人为主线了。

北野武真的是很好的演员,他一出场,一开口,人物的身份就在那里了。在敬老院看到自己妈妈,然后默默走开,也很符合人物性格。

这个电影是北野武车祸以后拍的,所以可以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有时比较怪,比如眨眼只眨一只,笑起来右边脸有时都不动。不知道怎么,我觉 得比起史泰龙,他的表情我能够接受,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时不时让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些人,就象上次在兵器里贴的那个穿睡衣拎坤包打伞买菜的男人的照片一 样,看起来是有点怪模怪样,但却十分真实,北野武的表演就是给我这样的一种感觉。

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菊次郎的夏天》最后的字幕里,导演是北野武,而演菊次郎的那个,叫ビート たけし。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是两个人,其实这两个名字都是北野武的,只是北野武只出现在导演栏里,而作为演员,他就叫ビート たけし,就好象在同一个论坛用不同的ID一样。

关于电影里桥的意象,我没有想出来它的意义。电影里的这座桥,出现在开头,也出现在结尾,中间又时时穿插,我不能不怀疑导演是故意的。但这座桥是具某种象征意 义呢还是纯粹因为它比较长,比较好看呢?这座桥在最后可以看出来,不是笔直的,而是弯曲的,就象船的船头的那种弧形,不知道是不是东京真的有这样形状的 桥。为啥要造成弯的呢?

这个电影总的来说,比较冗长,支曼太多。感觉就是好些演员是友情客串,出于这样的原因,就一定要他们表演一番一样,比如那对小恋人的表演,还有晚上在游乐场的鬼怪舞,还有那个变态老头在梦里,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跳那么艺术的舞。其实砍了都不怎么可惜的。

还有一些场景,也是多余,比如回到东京前,在一个空地上玩捉迷藏,躲在油桶里的点子是不错,但就为了这个点子要加这么一场,也实在太浪费胶卷了。

总体上,这个电影还是可以看下来的,北野武更怪异的《玩偶》我都看下来了。对了,这个电影我给7,5分。

原贴地址:http://paowang.net/post/10050743

【看电影】无耻混蛋

2009年11月30日 龙二 评论已被关闭

看《无耻混蛋》,就象在看一个肥皂泡泡,色彩斑斓,绚烂无比,它旋转着,颤动着,闪着诡异的光茫,越吹越大,突然扑嗤一下,爆了。吃惊之余,寻视四周,除了地上的几点水渍,什么也没有。

看完电影之后,抓了一个德国人讨论了这个电影,主要有两点,
一是,作为德国人,是不是能坦然接受这样一个电影。

作为东方人,我觉得我的本性里面,家族或者民族观念是很强的,自己人做了坏事,就算自己私底下再痛恨,都不愿意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更不用说,听别人当着自己的面批评。我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不可以诟人之诟以及吾之诟。象日本人,死不承认自己做过的那些事,虽然痛恨,但是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西方人,就真的撇得那么清吗?电影里,那帮“混蛋”,用这样残酷的手段杀死德国纳粹,玩弄德国纳粹,真的就没有切肤之痛?不能说德国纳粹就不是德国人的吧?

虽然东西方人,人种不同,但都是人吧?人性总是差不多的吧?为啥就这么不一样呢?这是我一直很有兴趣以及很难理解的地方。

要知道这个电影,德国电影基金会投资了680万欧元,相当于870万美金,而且电影的大部分镜头是在德国,具体说是柏林,而不是在法国拍摄的,更有不少德国著名演员参与演出。这要是在日本,是无法想象的。德国人怎么就能这样子呢?

这个德国人的回答很干脆,他能够坦然接受这个电影,德国纳粹及希特勒当然是德国人,但是有什么两样?事实就是事实。他还很讽刺地说,他不相信二十年以后,中国会拍批判二十年前的电影。其实我也不相信。

可惜我意大利电影看得不多,不知道在意大利有没有批判二战的电影,这里不是指意大利内部斗争的事,而是指和世界人民一起指责墨索里尼政府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感觉上意大利人很不欧洲,倒更象我们的远方亲戚。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对待电影的结尾。

就我本人而言,我对这个结尾非常反感。二战是一个严肃而又沉重的题材,我并不反对以喜剧的形式去表现它,比如《虎口脱险》这样的电影,或者《大独裁者》这样的电影,但昆汀的做法,只能叫做轻挑,而且十分。

象这种轻挑的手法,用在《低俗小说》里,很合适,很黑色幽默,但是用到了表现二战的电影里,就显得轻浮无比。德国有个评论家这样评价:“昆汀利用“纳粹” 以达到一种与道德对立的电影美学,对这点我们也许可以无所谓,但不能容忍的是,犹太人的命运也同样被滥用。这个电影最无耻之处在于它的轻浮,对它来说,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血腥的玩笑。”

在电影里,二战就是以这样的一种血腥的玩笑方式结束了,所有的牺牲,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意义,一切都轻易地掌握在一个纳粹的手里,而这个纳粹的命运,则最终掌握在一帮无耻混蛋手里,而这帮无耻混蛋的头儿,是个差一点因为犯罪被绞死的混蛋美国军人手里。(皮特出场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脖子上的绞索圈儿印)。

听到我的陈述,那个德国人瞪大了眼睛问我,昆汀的片子,你可以当真了来看的吗?他的电影,永远就是这样血腥而又油腔滑调的呀。

OK,我败了。并且,我觉得无耻混蛋这四个字用在昆汀身上比较合适,他自己肯定是乐于接受这个称号。我不应该如此认真对待昆汀的电影。

我只要知道,开头部分的音乐很吸引人,不仅开头,里面很多音乐很好;

演LINDA的演员非常好。(阿米托福,听说原来要让里奥那多皮卡秋演的,还好没有,我想想就要吐了)很有气场,皮特跟他演对手戏,就演不过;

纳粹玩心理战很牛,不费一兵一卒,直接让你崩溃,当然也是演员演得好;

张曼玉的戏院老板娘电影里全剪了,但DVD版本里会有;

在德国的海报上,所有的纳粹铁十字标致都被扣掉了;

我想知道的是,

为什么HUGO STIGLITZ这么有名,在小酒馆里那个纳粹居然没有认出他来?

为什么LINDA两次放过SHOSANNA?

原贴及讨论地址:http://paowang.net/post/1004834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