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组重新开张,我翻翻过去一年写的,只有这个三级片,实在是汗哪。。。
贴过来吧还是。
舒淇在一些美国人里面备受推崇,很多人不知道章子怡但爱戴舒淇,据说是因为她拍过三级片。美国人是不看《最好的时光》的,也不看《非诚勿扰》,就像号称出口美国的中国食品,其实还是中国人在买,在吃。但美国人中的一些老年人看过《玉女心经》(是这一部吗?)并表示对女主角十分喜爱。
男的和女的看舒淇的角度也不同。我觉得舒淇纯真,但某些男同学的第一句评语是性感。估计黎明看舒淇,兼具男性和女性视角,要不然也不会拍拖这么久。我看舒淇的时候她都穿得很多,滴水不露,但男生看她的时候,仿佛都戴上了红外夜视眼镜。
我没看过三级片,为了补上这一课,在香港去看了《肉蒲团》,还是3D版,这一下估计超越了很多同学。你们即使戴着眼镜看的三级片,那也是近视镜吧。要不然就是普普通通那里下载的,嘿嘿。
看了才知道,三级片没什么好神秘的,就是一个图片电影版的前江湖论剑。女主角特像萧亚轩,男的二了巴几的,也不知道像谁。整个电影都二了吧唧的,三级就三级吧,还弄得情节挺曲折,连迷魂药都对老和尚吹上了,用得着这么费劲吗?但吴同学说了,情节不曲折的,那叫AV,苍井空演的,不是舒淇这种人演的,懂吗?我说,噢。
总之,还是十分的二了吧唧。黄色就黄色吧,车轮都用上了,搞得还忒恶心,而且还还还。。。还血腥!还特暴力!!大刀斜着对匪兵乙的躯干一劈,刷,这人的上半身一个三角形就滑下来了。什么导演哪,大家花时间难道不是为了来看脱光光的美女吗,弄那些没用的,简直浪费时间。于是吴同学就决定站起来退场了,可我还坐在那里不走,一直说,再看看,出去也不过满街都是那些傻了吧唧的商店,骗咱大陆人的巨款,坚决不能进去。
后来就看完了,也没有发生和菜头说的那种等二十分钟才能起立的事,大家主题歌都没听就走了。前几天我和laop探讨这件事,我揭发,他也看了!laop说,你不知道,香港三级片的导演想的太周到了,后半段全是凶杀,所以电影一散场就可以走。
laop太精p了,渊博,简直学贯中西。
要是没看过三级片,我觉得可以看看,启蒙教育嘛,那些不知道哪里找来的女演员身材都还可以。要是对三级片有抵触情绪,我看还是算了。正经电影(非三级片)里面的爱情镜头还是很美的,至少人家有情节的铺陈。虽然不是必要但也说得过去的随便哪怕一段激情戏,都比这俩钟头的电影要好的多。当我表达了这个意思之后,吴同学表示同意,他说,推荐你去看一部李丽珍的电影,《蜜桃成熟时》,就是你说的那个意思。这名字听着就不错,我得找来看看。
我看《霸王别姬》的时候,西单那个首都电影院还在,这电影已经演了好一阵子。我从东城溜溜地骑车穿过长安街,大概也是这个季节,玉兰花在新华门南墙开放。我存了车就去买票,被告知只有小厅才演,八十元。十多年前,八十块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够吃两个星期的小炒,够买一张首都剧场前几排中间濮存昕版的《雷雨》。旧书店的书,也够买一大摞。在中国买票看电影,永远都是贵的。
首都的小厅很怪异,很像一个咖啡馆临时改成的录像厅。每个人都有一张四脚扶手沙发,前面摆个茶几,服务员中途还来给倒茶,可以跟服务员点饮料。周围的人有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边抽烟的,一副老干部们开新春茶话会的劲头。不过,这些俗物随着电影开始立刻消失,我不食人间烟火地看了两个多小时。散场出来,满心说不清楚的感觉。天还没黑,站在长安街上,一时恍惚,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以我当时的年纪阅历,估计只看懂了小半。我在街头站立了很久,一面惆怅着一面迷茫,被一种又想诉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摆布着,迫切地想找个人聊聊。但那时,想听我说的,我不想说。我想说的人,人不想听。意识停留在半空,上不去下不来,没地方派遣,给我留下一个结实的回味无穷。
我已经忘记当时的感觉怎么了结,年轻的生活总会有各种道理。后来这些年,每过一两年就有机会把《霸王别姬》拿出来看一遍,每次也会觉得自己多看懂了一点。剧中有很多很多的梗,等着人一点点消化。这样看电影的感觉很好,涓涓细流汇成一条偏爱的河。电影小组成立了很久,如果选喜欢的,《霸王别姬》定拍在我的前几名。可随便写,未免轻薄了它,认真写,又觉得没看够。一个中国导演,穷其一生,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就有资格给自己买双上好的皮鞋走黄泉路。陈凯歌即使再拍三十年烂片,也扳不倒这一部的重量。纵然如此,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灯光舞美服装道具,这个电影所有的亮点聚集,也抵不过张国荣一人的光芒。
张国荣在北京的时候,我见过。那天下午他和一个女孩在新世纪打保龄。我坐在旁边球道的座位上看见他,认出来。他个子不高,走路有一种轻盈的姿态,头也会常向一边微微的偏着,抿着嘴唇,和那个女孩并不交谈。球抛出去,转身回来的时候会甩甩手,头侧着,并不看别的人。那天打球的人很多,他被安排在最里面的球道。有位朋友认识他,过去寒暄,我才知道他正在拍《霸王别姬》。明星在私下里,远远没有舞台上那么耀眼。
大家都看到他的性向,他穿裙子唱歌,他风情万种,没人管他心里怎么想。明星永远是陌生人,被人关注只是因为好奇,大众需要谈资,媒体要卖报纸。这可能就是明星的命。他纵身一跃后,留给世界的歌,电影,好的坏的,烟消云散是迟早的事。只有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会记得他,永远记得。我们的青春记忆,有很多张国荣相伴的内容。听着他的歌,爱上什么人,失恋的时候,又去听他什么歌。和什么人看了他的什么电影,什么相关的人留在回忆中。偶尔回头,听到熟悉的旋律,旧时的心绪,随之泛起。
每年的四月一日,两件事,那么蓝的生日,张国荣的忌日。去年这个时候,王家卫把老片子剪巴剪巴又出来卖钱。菜头于是请我们看终极版《东邪西毒》,那和《霸王别姬》是同时代的作品吧,记不清了。《东邪西毒》无疑也是我心中最爱。
我们有次在钱柜唱歌,和菜头唱了很多很多,《风继续吹》《共同渡过》《有谁共鸣》,菜头的歌声特别好听。罗文,陈百强,梅艳芳,张国荣,唱了一晚上。他们居然全都死了,我们简直像在开追悼会。
本来想说电影,后来又不想。还是再看一遍回来写吧,专心说电影。我确实不会写影评。如果要写,就是“看电影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许明年四月一日,又会看一遍《霸王别姬》,那作业明年再做。
那么蓝生的伟大,张国荣死的光荣。
《艋舺》刚出来,我也赶了回时髦。在线看太卡,在电驴下了清晰版的,一口气看完,头疼不已,昏睡了几个时辰,还是不行,心里一直在想这电影到底有什么魔力。后来想起来了,看电影的时候不知不觉掉了不少眼泪,我是眼睛一失水就头疼的。

看大家归类《艋舺》为青春黑帮片,倒是觉得这个提法新奇,它被贴上了很多标签,一会儿像台湾版《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会儿像中国版《教父》一会儿又是《美国往事》。方恨少以为水平中上而已,可我认为不能太过苛责商业片,前面的三部电影,都是电影史上极其辉煌的作品。既然《三枪》都有人说好,那《艋舺》更加当仁不让。《艋舺》与《三枪》的水准差距,是台湾娱乐节目与大陆娱乐节目的差距,是台湾电视主持人和大陆电视主持人的差距,是小S与董卿的差距。二十一年前的春天,有人在三角地挂了三张照片,一边李X,一边周恩来,中间隔着万里。
台湾有句谚语叫一府二鹿三艋舺,说的是清朝台湾的荣景,从南到北上去的,和今天正相反。府是台南府,彼时最是繁华,鹿是鹿港镇,三艋舺才是台北萬華。这两个字写成简体,怎么看都是另外一个地方。艋舺是小船的意思,闽南语发音很像日语的萬華,就被日本人给改了。
萬華主要是集市,卖蔬菜鱼肉,有小吃大吃,也卖很多纽扣,布料,衣服,还有红包场牛肉场,妓院更是不在话下。一间一间门脸挨得很近,很多地方就像电影上一样窄。捷运是龙山寺站,小南门站经过,还有著名的西门町。西门町是年轻人去的地方,因为东西卖的都新潮,也便宜。比起来,信义区仁爱路忠孝东路那边太贵,年轻人消费起来吃力。估计中年怪蜀黍也不少,我常在摩托车上面看到小卡片,上写“援交”“学生妹”,电话号码多少多少。
艋舺鱼龙混杂,才滋生了很多帮派,Geta大仔和Masa大仔搞的,都是本省帮派。灰狼是外省的,打扮的自然要儒雅一些,打火机都用都彭的,家具都是欧式的。不像那些本省人,把个总堂都搞得像土地庙。
混帮派的过去都是用武士刀和开山刀的,小的就只有扁钻,也许类似大陆的管叉和三棱刮刀,属于自制凶器。手枪杀伤力太大,他们不用。老一辈的帮派人也是有分寸的,过界的事情不做。当然,边界也是他们自己定的。所以和尚才被打个半死,这个我倒觉得与Geta大仔不放过他爹没有关系,牵出那一段只是为了下文。
很欣赏一句话,你混的不是黑道,是义气。他们在最后的夾缠中,啰嗦是啰嗦,但那种心理的描摹是精准的。几个孩子,还那么年轻,意志总不如老头子们坚硬和凶狠,即使深藏不露如和尚一般,也理应如此。在他们相好的时光里,更是友情与分享,占了主流,所以在最后下手的时候反反复复,也是恰如其分的。
和尚到底是不是喜欢志龙,我觉得可以交待得更清楚一些,没必要这样遮遮掩掩的。志龙肯定是不明白的,他只知道和尚对查某人没兴趣而已。
蚊子被安排成灰狼的儿子,一点也不意外。为了造戏剧冲突吧,也说得过去。《无间道》确实更利索干脆,不近人情。这就是台湾人与香港人的区别了。
钮承泽年轻的时候,演过一个电影,《风柜来的人》,侯孝贤导演的。我非常喜欢,样样都好,都是国光帮出演。那个电影闷得多,估计也小众得多。侯孝贤在里面演个姐夫,粗鄙不堪。钮承泽老了,也搞了这么一出,只不过自己出来扮大哥了,装酷。
小凝的角色很多余。
摄影在很多地方都有模仿KILL BILL和北野武的痕迹。
曾经有人告诉我说,美国因为堕胎逐步合法化,私生子数量在二十年前开始减少,由此带来一个没有想到的后果,就是社会治安大幅提升。看这些帮派的孩子们,多少都是单亲家庭出来的。
最后一个镜头,蚊子对墙这边的最后一瞥,然后跳了下去。从此,他的人生,他的青春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他那凝望的一瞥,把自己与过去做了深情的告别。一个饱受欺凌的孩子,从此成了黑帮,再没有人敢于欺负他了。而他自己,在帮派中得到友谊,得到支持,得到他以前想要而没有的东西。虽然,这个帮派中有那么多他不明白的打打杀杀,不过,他那无处安放的青春,也算是有了归宿。这电影讲的是一九八七年的事,我真想知道,那些还活着的孩子,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

链接俩:
方恨少
身是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