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类 > 梦回穆赫兰道(剧透严重不喜勿进)

梦回穆赫兰道(剧透严重不喜勿进)

2010年7月10日 哥舒夜带刀

有的电影是说故事的,有的电影不是。

贝蒂是个小演员,日子过得不太如意,跑跑龙套,还是个同性恋。她的爱人丽塔也是个演员,漂亮的尤物,关键是男女通吃的能力很强。丽塔不仅在某部戏里拿到女主角,而且还和导演订婚了——导演的母亲是个长袖善舞的戏剧圈沙龙女主人。糟糕的是,贝蒂也在这部戏中跑龙套,目睹了这一切。更糟糕的是,丽塔甚至新找了一个女朋友。贝蒂的脚上被丽塔绑上五万多斤重的铅块,在马里亚纳海沟上面被推下了船。贝蒂决定报复,找了个看上去像个小混混的杀手来干掉丽塔。杀手给了她一把蓝色的钥匙,让她完事后打开一个蓝色盒子,里面有干掉了丽塔的证据。之后贝蒂精神崩溃,陷入昏昏沉沉的泥沼中,睡了在做梦,醒着也在做梦。她地在梦境中修补自己的现实世界,让丽塔依赖她,她依然爱着丽塔;让自己一举成名,和倒霉的导演一见钟情;但是罪恶的现实不断地侵蚀她的美梦,无处可躲,她不得不在幻想中依然逼近面对自己的住所,警察的盘问……杀手的蓝色盒子送来了,我怀疑盒子里装的是珍珠耳坠或者耳朵。贝蒂完全崩溃,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做法。

这是我想到的最简单的解读,如果想刺激点,可以把贝蒂和丽塔合并成为一个人,丽塔是贝蒂幻想出来的人物,贝蒂这名字也是幻想出来的,要是还想更刺激点,这一切是倒霉导演的世界,从他的角度估计也能说得通。如果是一个人的幻想,那就是她(他)的不同性格和现实折射在几个重要人物上,解释起来应该不会很难。或者把前半部分当做现实后半部分当做梦大概也能说得通……跟狮子滚的绣球似的,八面玲珑怎么摆弄都好玩。大卫林奇拿出一副七巧板,来,我们大家来做拼图玩——看,这样摆像兔子还是猫?

不管那是兔子还是猫狗耗子,观众倒是真像狂喜的小孩,高高举起手臂跳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然后大声嚷出自己的答案,在所有人都得不到老师肯定的答案的时候,就互相争吵起来……老师则被誉为治班有方。

如果按照一般的诠释来看,梦境部分精彩绝伦,与现实完美结合,用梦呓把一个人的内心纤毫毕露的画出来,而且是那么凄美哀伤,不可思议的技艺。把同一组人放进相同的环境发展出不同的境遇,这种路数很多人都用过,形而上内容的电影在欧洲简直俯首皆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并让电影超出了电影这个层次,大卫林奇做到了。这是个让人着迷的形式,我看过李碧华写过一个类似套路的故事,我自己也一直打算写一个,因为这个套路又简单又好玩。

抛开形式,按照我的理解,这是一个控诉型的故事,尽情丑化了好莱坞金钱权色交易的一面,其刻薄程度可以用“无所不用之极”这个词的所有最高级别同义词来表达。以导演为演员和投资方中间承接阶层来划分,导演的经理人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丑,电影公司是拍投资商马屁的蠢货,投资方是举止乖戾的怪胎……演员则要投导演所好,投怀送抱……这圈子里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一,而按照那些演员的自我评价,成材率倒是百分之百——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时运不济金子总会发光的美好的明天就会到来身边都是傻逼知己远在天涯海角……贾宏声是这么认为的,贝蒂也是这么认为的,执著于此幻象中,要么一直给自己嗑药麻醉生活,要么挂掉。现实多残忍啊,可曾放过谁?

这世界上不吃饭的女人还有几个,但是不吃醋的女人一个都没有;话说这世界上不吃醋的女人还有几个,但是不满腹牢骚的导演倒是一个都没有(啊哈我终于忍不住套用一次这个句式)。只要有一丁点儿机会,几秒钟,导演们就会一定会嘲笑影片投资方,想干这事儿的人很多,如果算上各种采访的话,那么我打赌所有导演都干过这事儿。我看过大陆的一篇介绍《穆赫兰道》的文章,写得很苦情,把大卫林奇描绘成一个怀才不遇的青年编剧导演,揣着《穆赫兰道》的剧本在好莱坞苦苦挣扎,最终功成名就云云。实际上大卫林奇是1946年生人,80年代就出名了。80年代初乔治卢卡斯曾经邀请他执导星球大战3,大卫林奇跑去转了一圈之后拒绝了,但是第二年他居然拍了《沙丘魔堡》,不知道乔治卢卡斯作何感想,但是至少这个人没什么苦情可言吧。虽然他赋闲过几年,但是他一直是著名导演并且从未离开,在《穆赫兰道》的前两年他还拍了《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一部不像是他的作品的温情电影。据可查资料《穆赫兰道》本来是大卫林奇执导,ABC广播电视公司投资的一部电视剧,开机之后,ABC某高层不满暴力镜头,而用猜的也会知道大卫林奇怎么可能会妥协,所以拍摄计划被毙掉了,拍成的素材也就能凑够2小时的电影,这时候法国著名制片公司Canas Plus制片公司介入,购得版权支持拍成电影,大卫林奇又根据此番波折修改了三分之一剧本,才有了今天这部穆赫兰道。好像很多好电影都是这么误打误撞出来的,比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以对白少闻名,其真正原因是拍的时候没钱,导演基本DIY了这部电影,很多对白在后期没配上只好用音乐取代,结果成了经典,再比如当初是台湾黑道被王家卫拖得实在受不了了,要搞他,结果才造就了《东成西就》,要不是那帮演员仗义,墨镜王早就成饺子馅了,真遗憾呐……反正这样的故事多的是。

两个女人在剧场中听一个女人唱歌,然后两人哭起来,这是我听过的最悲恸的歌。原来觉得第五元素里那首歌很好听,但是更多的是因为技巧,而《穆赫兰道》里的这首用情绪浸染,越听越难过。

《穆赫兰道》使我不得不承认形式也会强于内容而具有重要的独立意义,把一个老生常谈的牢骚题材拍的这么非凡经典,全赖导演的创作。《巴顿芬克》也是同类题材,表达手段上更为浅显一些,但是依然有足够的震撼力,我很喜欢,推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因为这次指定了这部片子,我才看的第三遍《穆赫兰道》,绝对不会看第四遍了,因为那些猜来猜去的细节实在非我所长,能领会精神我就知足了。

附: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内容简介了,后半部分是电影ost的由来。从虾米抄来的。

剧情简介:
好莱坞的穆赫兰道上,一个名叫丽塔的女人遇上了一场车祸。车祸中的另外两个看上去显然不怎么正经的男人当场丧命,而丽塔则幸运地死里逃生。但是她完全失忆 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无法记起。她从车里爬出来,跌跌撞撞地来到一座公寓,藏身于公寓外的灌木丛中……
天亮了,丹尼餐馆,警察丹跟同事赫伯说起了他的恶梦,梦境中出现了这家餐馆。 不祥的预感使丹跟赫伯非常恐慌。他们仓皇地逃进邻近的小巷中,但梦中景象突然出现……
立志要做演员的金发女孩贝蒂抱着梦想来到洛杉矶,与她同机的一对老夫妇笑容古怪,她借住在外出的鲁丝姨妈的公寓。贝蒂惊讶地发现房间里竟有一个陌生的 失忆女人,她称自己为丽塔,这个黑发女人的皮包里有大量的现金和一把神秘的蓝钥匙……
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的办公室,一群行为怪异的人在开会,鲁奇与文森诺·卡斯格林兄弟代表电影寡头在给经纪人罗伯特施加压力,目的是启用一个女演员,他们 对导演亚当·凯歇尔的意见不屑一顾,亚当为了泄愤砸了鲁奇的车,气愤地回家。更为倒霉的是他发现妻子竟然泰然自若的和强壮的清洁工同床共枕,而且他们粗暴 地把他赶出了家门……
国王般怪异的电影寡头用肮脏的电话和电话线操控着一切,为了使亚当就范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包括解散剧组,冻结亚当的信用卡……
贝蒂决定帮助丽塔找回记忆,同时她们发现有杀手在寻找丽塔。在丹尼餐馆,丽塔记忆起穆荷兰道,在看了服务生的胸牌后想起了一个名字“戴安娜”……
贝蒂和丽塔找到了戴安娜在穆荷兰道街区的公寓,她们从窗户进入后,吃惊的发现公寓的床上有一具腐烂的女尸,惊慌失措的丽塔非常害怕,贝蒂被丽塔的柔 弱、美丽和神秘感所诱惑,她们发生了同性之爱,后入睡的丽塔在梦中喊着一个词:赛伦西……
丽塔好像想起了什么,在凌晨两点带着贝蒂来到一个叫“赛伦西”的俱乐部,舞台上魔术师和女歌手诡劂的表演让她们战栗不已,表演结束后,她们发现了一只 神秘的蓝盒子……
回到家里,丽塔找出蓝钥匙打开了蓝盒子,贝蒂突然不见了,镜头推进到跌落的空空的黑暗的蓝盒子里……
床上一具腐尸,床边一把蓝钥匙……
敲门声,警察丹和赫伯来找“贝蒂”,金发女孩“贝蒂”醒来,原来以上的一切(影片的三分之二)都是“贝蒂”的梦境,她的真名才叫“戴安娜”。她的同性 恋人,黑发女子叫“卡米娜”,而“贝蒂”是丹尼餐馆服务生的名字,戴安娜在好莱坞只是一个不得志的小演员,她的同性恋人“卡米娜”却很成功,并且当着她的 面与导演亚当和另一个金发美女调情,失魂落魄的戴安娜在家里边哭边自慰。嫉妒驱使戴安娜雇佣杀手杀死卡米娜,杀手告诉戴安娜事情成功后她会发现一把蓝钥 匙,戴安娜迷茫地问:能打开什么?杀手不置可否地笑了……
在戴安娜发现蓝钥匙时,绝望让她看见了自己内心的魔鬼,符号就是从蓝盒子里爬出来的那一对笑容古怪的老夫妇,恐惧中她饮弹自尽,姿态与梦中的腐尸(戴 安娜)相同。

幕后制作
本片讲述一个弗洛伊德式的噩梦,其剧情可以有无数种解析和组合,但它的主题却异常清晰:好莱坞在银幕上创造一个个奇妙的美梦,但在银幕下却多以噩梦收场。 影片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摄影、美工、音乐等均微妙地暗示着多层梦境的可能性。影片通过女演员闯好莱坞的经历,揭示了造梦的代价。在 奋斗过程中,她们需要学会穿梭于数个不同的“现实”,如她们本来的自我、跟电影公司交往时的“个性”,以及所塑造的电影形象。在一场点题戏中,台上歌手在 唱歌,唱得很卖力,这时主持人大喝一声:“这是假的!”该片的选角和表演从戏份吃重的主角、到过场的配角,均十分出色,显示出导演用人独具慧眼。娜奥米· 沃茨扮演的贝蒂和戴恩可能是当年度难度最高的电影角色,她不仅需要表现一个初来乍到者的天真和自信,而且要演出绝望中的挣扎,中间还有一场类似考试的戏中 戏。
谜一般的《穆赫兰道》
作为大卫·林奇最满意的作品之一,《穆赫兰道》体现了典型的“林奇式”风格,有着独特而强烈的“林奇式”语汇和场景:忽明忽暗的吱吱作响的电灯,神经质的 叙述者,面目狰狞的神秘人,歌者已倒在舞台上却仍然嘹亮绕梁的歌声。还有着谐仿黑色电影的情节:失忆的性感女人,穿着风衣墨镜的高壮白种男人,女主角更直 接盗用了了经典蛇蝎美人丽塔·海华丝(Rita Hayworth)的名字。此外,林奇还一如既往地故弄玄虚地运用了许多似乎别有所指、引人想入非非的小道具与角色:神秘的蓝色小盒子,黑皮书,诡异的牛 仔,流浪汉,皮包里的不明巨款,狂笑的老夫妇。影片虽然充斥着凶杀、车祸、鬼怪、床戏、黑色幽默等多种元素,但却不属于任何类型电影。这部充满了寓言隐喻 的片子可谓林奇无视观众而纯粹自我的梦魇展现。林奇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故意用了许多混淆视听的手法与隐喻来阻挠观众辨别真幻,极力 抹去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分界线,使得整部电影如同一场醒不来的噩梦,以其独特的影像语汇与世界观将观众玩弄于指掌之间。
自2001年《穆赫兰道》问世之后,对剧情潮水般的疑问伴随着数不清的奖项——获得第5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波士顿影 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2002年,此片又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并入选法国《电影手册》2001年世界十佳影片,并获得法国恺撒奖最佳 外语片奖——向大卫·林奇涌来,但林奇在所有的访谈中仍拒绝证实任何一种对《穆赫兰道》情节逻辑或角色寓意的诠释,他只是狡猾地微笑道:“观众们被好莱坞 的简单逻辑宠坏了,他们应该试著自己花点脑筋,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追求标准答案。”
曾被**毙的《穆赫兰道》
大卫·林奇在拍摄《双峰镇》时即已产生《穆赫兰道》的想法。当时林奇在穆赫兰大道上取外景,突然之间闪现出灵感:“‘穆赫兰大道’,这好像是个不错的电影 名!”
由于美国ABC广播电视公司曾对《穆赫兰道》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于是林奇便计划将其拍成电视剧集。出自林奇之手的《双峰镇》被认为是美国电视史上一部具里 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而《穆赫兰道》无疑将标志着林奇重返电视界。但电视界对大卫·林奇的信任和宽容已经到了头,ABC临时变卦,**毙拍摄计划。而《穆 赫兰道》已拍完的素材只够剪成2个小时的电影,而且还没有结尾。尽管大卫·林奇对作品再三修改,依然没有得到通过,在影片的制作陷入僵局之时,林奇转而前 往欧洲市场寻求支持,并最终得到了法国制片皮埃尔·埃德尔曼的支持。林奇对剧本改动了三分之一,将这个作品拍成了电影。他说:“这是个奇妙的过程,一部讲 述生与死的影片同样走过死而复生的道路,如今它获得了全新的面貌,我很满意。”
演员
《穆赫兰道》的演员从戏份吃重的主角、到过场的配角,虽然都不是赫赫有名的明星,但均发挥出色,显示出大卫·林奇用人的独具慧眼。娜奥米·沃茨扮演的贝蒂 和戴恩可能是当年度难度最高的电影角色之一:她不仅需要表现一个初来乍到者的天真和自信,而且要演出绝望中的挣扎,中间还有一场类似考试的戏中戏。她在不 同的场景中代表着好莱坞女演员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命运。她在片中的高超演技证明了并不是只有名演员才能发挥出奥斯卡水准。也因为《穆赫兰道》,娜奥米·沃茨 终于在30岁这年尝到功成名就的滋味,从此,她成了一个在任何场合和访谈中都不忘记感谢大卫·林奇的人。
扮演丽塔的劳拉·赫利曾经参演亚当·桑德勒的《撒旦之子》。另一位演员斯科特·考菲曾与林奇合作过《我心狂野》和《妖夜荒踪》两片。
作为音乐家的大卫·林奇
作为多面手的大卫·林奇——不仅是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制片人、特技效果和动画设计,同时还是音响设计、歌词作者、画家和演奏家。
大卫·林奇影片中的独特音乐源自他对于音乐的理解,其音乐的核心质地在于噪音,或者说,他的音乐引人入胜的地方恰恰在于那些非音乐成分。林奇本人常直接参 与乐队的演奏和作曲。在其早期的作品中,他即已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音响设计专家和音乐家的天赋。1986年,他开始和安吉罗·巴德拉门蒂(Angelo Badalamenti)合作,两人互相欣赏和互相激发成就了更多我们脑海中忘不掉的声音,包括《穆赫兰道》以及其他许多大卫·林奇的电影原声唱片。 2002年12月,他和约翰·奈夫(John Neff)的两人乐队Blue Bob在欧洲发表了同名专辑,这是57岁的林奇第一次拥有一支正式的乐队并且发表专辑。
林奇说:“我热爱音乐……我意识到许多音乐的规律和电影的规律是很相似的,在音乐中,用节奏、主题、气氛这些术语来表示这些规律。对我来说,把一部音乐作 品作为整个电影结构的基础是很正常的……我的创作越深入,我就越认识到音乐中存在着真正的奇迹,这些奇迹和影像是联系在一起的。”

Director David Lynch’s affection for kitschy lounge music and emotionally overwrought mid-century pop has long since proven to be more than trend or irony; indeed, it’s often the uneasy spiritual axis of his films. The soundtrack of Mulholland Dr. turns on the usual Lynchian motifs (the brooding atmosphere of Angelo Badalamenti’s ominous synth-and-orchestra cues tossed with a dash of Lynch’s own off-center compositions), yet manages to evoke a sense of foreboding that’s distinctly its own. Badalamenti leads off with a curve, the nervous orchestra swing-romp “Jitterbug,” before descending into a dark soundscape that becomes murkier and more avant-goth at every turn. Bubbling through that morass are pop nuggets variously cheesy (Dave Cavanaugh’s lounge-ready “The Beast”), lugubriously bluesy (Sonny Boy Williamson’s take on Willie Dixon’s “Bring It On Home”), and alternately innocent (”I’ve Told Every Little Star”) and liturgical (”Llorando”). Three tracks of the director’s own (cowritten with John Neff) skulking Lounge Music from Hell ratchet up the tension even further; it’s the perfect garnish for this darkly delicious film-music cocktail.

标签:
本文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