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关于《地下》的零言碎语

2010年1月30日 Red Sox 1 条评论

经方恨少的强推,最近看了《地下》,一部由已经不是南斯拉夫人的南斯拉夫导演,拍的南斯拉夫电影。

- 最近泡网的诗人涌现的比较多,最近NB的小说家死了一个。用最简单的话描述一下:《地下》,是诗人写的一部小说。

电影讲的是两男一女的三角恋爱,恩恩怨怨横跨了南斯拉夫从二战胜利到最终分裂的50年。本以为这是一部大历史背景下的回忆录,看完以后才发现,它的搞笑很无厘头,它的情节很荒诞,它的故事很超现实。想象一下海子写的《平凡的世界》,就是那个样子。

- 电影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隐喻,对于南斯拉夫的历史,还有南斯拉夫人,都了解太少,并不敢说看明白了什么。

电影最直接的隐喻,就是那个地下室。地上的南斯拉夫,革命已经胜利,马高作为铁托的亲密战友,已经功成名就,小黑的爱人娜塔莉,已经是马高夫人很多年。而地下的小黑们,还以为德国的侵略还在继续,地上的人们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听着马高人造出来的空袭警报,念着铁托领袖的最高指示,在黑暗艰苦的地下,造出一批批的武器,送到地上,支援那些与纳粹法西斯作斗争的游击队员们。

生长在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这一切是如此的熟悉。看到这地下的场景,会想到什么?

* 中国少年报上每期都有一篇《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糟》。资本主义国家的孩子们,都住在垃圾堆里。
* 我们的身边,永远有各种各样的敌人,右派,叛徒,修正主义,小资产阶级,”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 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和自由的,我们只是过滤一些人民不该看到的东西。

看到那些地下的场景,我会想起上学时候背过的无数口号,比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还会想起那些为连战表演“连爷爷您回来”的小朋友们。我怎么觉得,自己还是生活在地下,从没有真正出来过?

- 从电影里我还看到,库斯图里卡,这个已经没有祖国的南斯拉夫导演,对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的深深留恋。

巴尔干半岛,那些前南斯拉夫国家的关系,那些战争,有多少人能真正说清楚?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组成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
* 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解体。
* 1945年,战后重建南斯拉夫民主联盟。
* 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 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
* 1992年,“南联邦”解体,未独立的塞尔维亚、黑山等两个加盟国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 2003年,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取消“南斯拉夫”这一名称。

@ 在电影里,小黑们在地下呆了20年,因为被拨慢了时钟,他们以为只过了十五年。在那个疯狂热烈的地下婚礼之后,小黑带着儿子回到地上,要亲自参加革命战争。从此真相大白,马高,小黑,和所有人都四散东西。
@ 在历史上,小黑的地下室被炸毁的那一年,南斯拉夫又一次改了国名,并且开始了经济改革,放权给各加盟共和国。
@ 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九评苏共”的社论,批判了苏联和东欧的修正主义路线。其中第三篇的题目是: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我完全可以理解导演的心情。南斯拉夫从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到各共和国,各民族发生矛盾,分裂,到这20年来不断的战争。怎么会不想回到过去?

但是站在历史河流中回头看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是应该尊重民族自决的权利,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是去是留,然后分散而混乱;还是用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控制民族之间的矛盾,维护统一的国家?如果是现在我们需要做选择呢,如果是五十年以后呢?

- 铁托葬礼的镜头里,看到了华国锋。那是他人生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标签: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2009年12月22日 Red Sox 2 条评论

看牯岭街,会想起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上个世纪80年代,大陆的第五代和台湾的新浪潮导演们,不约而同的为华语电影带来了各自的高峰。张艺谋陈凯歌们,和侯孝贤杨德昌们,赶上了文革结束和蒋经国解严思想文艺界宽松的时期。他们熟读六七十年代欧洲的各个电影流派,心里面也不大瞧的上那些老一辈的导演们。他们一起创造了华语电影史上的高峰,随后到现在,也没有人能接班,再达到同样的高度。

姜文比张艺谋他们晚一些,第一部电影拍了他自己最熟悉的北京军队大院的故事。牯岭街和“阳光”的背景何其相似,都是导演少年成长的时代,都是跟着父母移民来到异乡大城市的一群孩子,同样在大环境下的黑暗压抑,同样小环境里好狠斗勇的小流氓,都有一个少女和一个没有恋爱经验的纯情少年。虽然《阳光灿烂的日子》已经算中国最好的电影之一,但是在我心里,牯岭街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杨德昌没有借助王朔《动物凶猛》那样的小说,但是可以把一个电影拍的如此复杂,而又如此的完美。它讲了一群60年代台湾少年的故事,也描述了那个时代。它是史诗一样的作品,是电影里的红楼梦。

× 四个小时

不是每一部电影都敢拍成四个钟头,不知道杨德昌有没有赔钱。但是这不是一部节奏缓慢冗长的电影,它的人物如此之多,故事结构如此之复杂,让人看完以后,觉得非要拍四个钟头不可。电影涉及到上百个有名有姓的人。

- 小公园帮派,他们的父母都是从大陆来的文职官员和知识分子
- 217 眷村帮,从撤退的国民党军队里的孩子们
- 台湾南部帮派,他们讲台语,在当时的台北并不常见
- 小四一家,父亲当年带着全家从大陆撤退到台湾,在官场上挣扎多年,因为过于正直而且不谙为官之道,从来没有成功。开始的时候鼓励小四,要坚持做人的道理,在官场受人陷害之后消沉下来,对小四的训导长唯唯诺诺,和当初判若两人
- 小明母女,跟着亲戚来到台湾之后,并无立足之地。小明看尽了人间冷暖,让她小小年纪,就成长的过于过于成熟。
- 小四和他的同学们,他们如果生在现在,都会是老师的好学生乖宝宝,但是在那样一个年代,他们过早的走到了街头。

故事的大背景,是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十年以后。那些大陆来的大官小兵们,反攻大陆无望,在台湾无亲无靠,不知道该向何处去。那时候的两岸局势,还非常紧张,政治也如同时代的大陆一样黑暗压抑。大街上经常可以见到坦克车开来开去,小明的父亲也会因为在大陆的一点联系而被怀疑“通匪”,那写交代材料的情景,和大陆无比的想象。所有的这些,都在小四们,或者杨德昌身上留下影响。

× 小明

小明是电影里最特殊最复杂的一个角色。她长相平平,身材一般,连风骚也不会,看上去就是最纯情的一个初中小女孩。但是家庭和生活的压力,让她过早的明白了什么是她最需要的东西,也知道怎么样利用自己去得到它们。她呆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男孩子和伴随着他的利益。

- 小明当初寄宿在舅舅家,在那里的那个叫“神经”的女人,是眷村帮山东的马子。小明在眷村泡上了眷村帮的老大。
- Honey是小公园的领袖,为了小明,他和眷村帮火并,杀了人,被迫逃亡到南部。
- Honey走后滑头成了小公园的老大,于是他和小明会在打kiss的时候被眷村帮的人撞到。
- 小虎陪小明打篮球,害小明摔坏了腿。他大概只是小明无聊时的一个过客,但是也害的被眷村的人到学校追打,也因为小明和小四结仇。
- 小明找医生看病,只凭那两条短腿就可以让医生迷住,真不知她怎么学来的本事。她母亲病了找医生免费看病,本来互相利用也就罢了。听说医生快要结婚以后,她竟然还试图拆散他们。
- 小四,也许小明是真的有些喜欢小四吧。
- 小明最后看中了小马家的钱,害得两个最好的朋友决裂。

× 小四

也许因为电影的名字,每个人都知道,小四最后会把刀扎向小明。但是为了这几刀,整个电影层层铺垫,引出无数的故事和人物。这几刀对于小明,是偶然中的必然,而对于观众,是这些故事人物,把电影一点点带到最高潮。

小四天性善良纯洁,本来是个有点点问题的好学生。如果不是认识了小明,他最多是在街边扔扔砖头而已。他认识了小明,开始时候躲着她怕惹麻烦,后来为了她神魂颠倒。小猫从房顶上找到的日本女人照片,仅仅因为和小明有点象,小四每晚会捧着它入睡。因为小明,小四和眷村帮的人打架,小四和小虎打架,小四认识了Honey。因为见识了为Honey报仇的黑帮火并,小明才有可能有胆量把刀扎进小明的身体里。可以说,是小明让小四在帮派查架中成长起来。有了前面的那些,最后那一刀才扎得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为Honey复仇那一段,在台风天,大雨黑暗中,堪称经典。小四拿着手电筒走进桌球室,看见呻吟中的山东,把刀举起来,神经闯入,先是犹豫,然后抱住山东痛哭,小四犹豫片刻,转身离开。整个过程中,只有手电筒的光,反射在小四的刀上照亮小四,反射在墙上,照着小四的影子离开。

- 父亲

小四的父亲是个简单正直的人,他不懂得做人的圆滑,会为了儿子和学校吵架。他教育小四,读书学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就要去坚持它。他对小四影响很大,虽然他自己最后在现实面前屈服了下来。

- 小马

小马其实是一个很懂得生活的人。他敢于去打架砍人,是知道自己有一个当司令的老爸撑腰,他也乐于利用这一点。他因为小四没有在课堂告发他,就会替他拔刀相助,他和小四成了好朋友,对他也算义气。对于女孩子,小马看的最明白,他对女孩只是“鬼混”而已。最后小四因为小明要找他拼命,他躲开了,可以说他是胆小,也可以说他觉得为了一个Miss动刀子,并不值得。这一点,小四不懂,Honey也不懂。

- Honey

虽然是小公园的老大,Honey其实和小四一样单纯。在电影里,Honey是神一样的人,连他的海军军装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在他的世界里,一切善良的都要保护,一切恶的都要踏在脚下。为了小明,他可以去杀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他可以一个人去中山堂单挑217所有的人,就象战争与和平里,去堵拿破仑的老包那样。

在父亲被打垮以后,Honey成了小四唯一的正义的化身。小四和小明说,只有我才能解救你,现在我就是Honey。二姐和小四传道的时候,小四觉得Honey也说过同样的话。因为在小四的心中,Honey就是神,Honey就是耶稣。

只是小四没有想到,小明早已经知道要怎么样的生活,她就象这个世界一样,是不可以改变的。就算神,就算耶稣,也不可以改变。

整个电影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晚上,用黑暗的气氛写黑暗年代的故事。杨德昌其实并没有太热烈的表达感情,他尽量的让故事自己发生,拍得非常的克制,除了猫王的歌,连音乐都感觉不到,小四杀小明,很快就结束了,而电影还没有完,生活还在继续。

可是故事的本身,是如此的让人激动。

原帖讨论:http://paowang.net/post/10054997

月球

2009年12月15日 Red Sox 评论已被关闭

月球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严重剧透):

- Sam原装和月能公司签了三年合同,一个人到月球基地上负责能源开采,陪他的只有机器人Gerty。
- Sam上月球之前和新婚妻子刚生了个女儿,他在月球上万般寂寞,对妻子女儿甚是想念。
- 妻子和Sam本来也很恩爱,但是时空隔的太远总是有些情绪波动。她不开心了,她带着女儿回娘家了,她偶尔也出墙了(这个基本YY)。
- 三年期满,Sam兴高采烈回家了,和妻女团聚,一切幸福美满。
- 月能公司想省钱(现在什么都外包),克隆了一大堆Sam送上基地,激活了一个继续工作。Sam1号保留着Sam原装刚上月球时候的记忆,于是他重复着原装版的三年生活,每天看妻子女儿三年前的录像度日。Gerty负责保守这个秘密,等1号不盯了就化冻2号出来继续干活,把妻女录像再调回三年前,以此往复不断。
- Sam1号三年期满,因为克隆技术不成熟,他也快死翘翘了。他盼了三年终于马上可以和家人团聚,没想到进了登陆舱就被冻起来或者直接火葬场了。这一年女儿已经长到6岁。
- Sam2号激活,又是三年,女儿9岁。
- Sam3号,三年,女儿12岁。
- Sam4号,一切如往常,眼看三年将至,没想到开月球车不系安全带,出事故了,被卡在外面,生死不明。
- Gerty启动应急程序,激活了Sam5号。本来是暂时不许他出基地的,没想到5号心眼多,跑出去发现了4号,而且4号还没死!
- Sam4号5号相聚,发现彼此都是克隆的,女儿已经15岁,老婆已死,原装还在,于是万念俱灰。
。。。。

克隆人,克隆羊,干细胞发育,这些是最近这些年很热门的问题,由科技发展引发人类自身生存的很多哲学问题。《月球》用这么一个小故事让人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

不过《月球》的故事设计的很巧妙,它用月球这个特殊的环境,拍成这么就一个人的电影;又用克隆人的概念,让这一个人自己和自己说话打架,好让电影不至于闷死;又因为两个人是同一个真身的克隆,互相之间的交流与众不同,搞出不少有点意思的桥段,比如两个人同时回忆怎么认识老婆的;两个克隆又处于生命的不同时期,一个守寡三年望眼欲穿一个刚别妻离子心中惆怅,一个寂寞难耐刻木头度日一个跃跃欲试;一个老而将死一个活力四射但是不会打乒乓球。。。

这大概就是这个电影为什么还可看的地方。

其实我觉得人对于自身克隆带来的生命忧患,有可能是多虑了。首先克隆技术最后发展出来,未必是我们现在想象的样子。而且就算发展出来了,未必能够就带来人类自身毁灭性危害。想想当年电影出现时候被剧院抵制,大家对数码相机的抵制,很多是因为不了解而偏见。想想原子弹吧,人类觉得有毁灭地球的力量就可怕了,可是人类早就有毁灭自身的力量,而那些狮子老虎再怎么互相打架也只是咬破点皮。。。

是不是生活在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知道的历史最多,在历史上最先进。他们总是想象着自己穿越回更早的历史,告诉那些远古的人们,他们是多么无知多么的可悲。其实未来的更先进的人们,也在同样想象着穿越,嘲笑着他们。

原帖: http://paowang.net/post/10052871

标签:

菊次郎的夏天 – 几点印象

2009年12月7日 Red Sox 评论已被关闭

- 奔跑
小孩子正男,在很多时候,他都是不快乐的。但是当他跑的飞快的时候,他总是特别的开心的。比如电影的开头,学期结束放暑假了,正男和同学为了躲开小流氓一路跑回家;比如结尾,正男和菊次郎再见之后,一路小跑着转过了立交桥。和菊次郎一起去找妈妈的路上,他们基本都是慢慢的在走,正男大部分时间也不那么开心。奔跑的镜头,都时间很长,北野武才不在乎那点胶片呢,他就是想让你看清楚。

唯二的例外,一个是在马路上放钉子把人家夏利扎沟里去了,俩人跑的飞快。你看正男跑着时候的表情,和放暑假跑回家时候的一样。他虽然跟着菊次郎被迫做了许多坏事,估计做完以后也会有点幸灾乐祸沾沾自喜!

另外一个,是正男背着那个带天使翅膀的小包包,围着木偶小伙子杂耍姑娘转圈圈。他出了趟门,没找到妈妈,但是带回来一个天使包包一个天使之铃,也把菊次郎从混混男变成一个天使。

- 低头
正男不开心的时候,头都是使劲低着。北野武把这拍成了一个符号,只要一看到那小孩站在墙角低着头,就知道菊次郎那家伙,他又干坏事了。

唯一一次为自己的事情低头的,是终于找到了妈妈,却发现没办法去相认的时候。假如尽管发现妈妈另外有了老公孩子,正男还是被菊次郎拉着去见了妈妈,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当然这不是北野武想琢磨的事情。

- 静止的画面
没有了暴力美学,北野武在这里还是延续了很多他一贯的特点。他习惯用静止的镜头来表现事情的结果,而不是动态的表现事情发展的过程。比如,他会去拍汽车挡风玻璃上被石头砸出的洞,而不是菊次郎拣石头去砸车的动作;比如,他让被砸的车和搭的车在路边停在一起,让大家明白,哦那被砸的司机追上来了,追车的过程就省略了。这样整个电影的画面,让人感觉是比较慢,不慌不忙的节奏,但是因为省略了运动的部分,这些慢镜头足够把情节交代清楚。有时候,这些静止的画面也带来一些特殊的幽默效果,比如前一秒钟还套着救生圈扑腾,后一秒钟就倒立在游泳池的旱鸭子老哥。

北野武的那些暴力美学电影,其实很多也是这样。打斗都是很快的结束,大家大部分时间,看到的都是开打以前摆架势和战斗结束以后的谁死了。这一招古龙是鼻祖,陆小凤看见一剑刺来,中间打斗省略,然后他就。。。夹住了。20年前中国有部双旗镇刀客也用了这招,让人看着耳目一新。其实它和北野武比起来就差远了,北野武虽然也是摆着拍,但是照样紧张,激烈,刺激。

回头再说一句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在《花火》大热以后,又证明了他也可以拍“基本”没有任何暴力的电影(菊次郎还是有点暴力的),而且照样能拍的好看。然后,他就又回去拍他的暴力美学去了。他最NB的还是花火大佬座头市那些。这部菊次郎,在网上被热捧,豆瓣上打分8.8,有点高了。

久石让的音乐,让这部温馨的电影更清新。不过那个夏天的音乐从头到尾放了一百五十多遍,有点太多了。

论坛讨论:http://paowang.net/post/10050588

无耻混蛋之鸟儿问答

2009年12月1日 Red Sox 评论已被关闭

- 你最喜欢无耻混蛋的地方是什么?
×那些最昆汀的地方。
×无厘头的小细节,比如各种不同字体的人物介绍,比如看见女翻译马上闪入他们俩搞后入式,比如那个大烟斗。
×对老电影的致敬或者抄袭,第一章的名字:巴黎往事,向西部往事致敬,是电影本来想用的名字。
×从看似冗长无聊的对话把气氛引入高潮,第一章和第四章。
×所有的音乐,包括他自己用了自己杀死比尔的。
×偶尔的暴力美学。偶尔,是说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 你最不喜欢无耻混蛋的地方是什么?
×老党卫军最后的背叛。据说昆汀这个剧本琢磨了十年, 但是写不出一个好的结尾。现在看来,还是逼的没辙只好胡诌了一个。其实杀死希特勒这个无厘头结局还是挺牛的,但是怎么杀昆汀圆不出来了。老党卫军前面那么NB的一人,四国外语,见谁灭谁,到最后只好硬生生拉回来当回SB叛变,还被皮特留了记号,原来的精明都就着蛋糕吃了。要是我就从老党卫军的感情世界着手,以前这么NB但是最后过不了美人关,比如德国影星是他的初恋情人之类的,明知有诈但是还是念及旧情最后一不留神中了招,这样也不损他的一世英明。。。

- 为什么电影中老党卫军两次要了牛奶?
×第一次要牛奶是为了第二次又见到苏珊娜的时候可以点牛奶前后呼应。
×第二次见到苏珊娜为了提醒她,小样,我早看出你是谁了,我就是不说。
×老党卫军其实在这个电影里真是NB的不行,法国美国犹太全灭,可惜为了凑合那个叛变结尾,只好让他明知苏珊娜是谁而放行。

- 请把昆汀的无耻混蛋和低俗小说比较一下。
×低俗小说是被惊为天人的环形结构,无耻混蛋是平铺直叙起承转合
×两个电影都分章节,估计昆汀他是懒,琢磨出来些零碎不愿意往一块整了了就分段拍出来拉倒。
×两个都是重要人物一出场就当小人物被干掉。 不过混蛋里那个英国佬被干掉后面就没他的戏了,小说里的约翰屈伏塔,在前一场里英雄救美大跳探戈,在后面布鲁斯威利斯那里直接从厕所出来被崩掉,更胜一筹。
×都是大段的无聊的对话引导情节。这些对话乍一看觉得可以剪掉很多,但是缺了那些话,或者不仔细听那些话,就没办法感受那种昆汀式的气氛。
×低俗小说因为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各段之间的既无关又有关和更精妙的对话超出;无耻混蛋因为那个结尾减分。
×无耻混蛋也有超出的地方,一个是恰到好处的音乐,几乎全是选自老电影。还有两段暴力戏,第四章酒馆里唠唠叨叨一晚上,最后一眨眼间全部秒杀,这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最后在放映室里一红一白两人对打,柔情的音乐中,红衣女郎一丝怜惜,招致白衣男最后一枪,红衣女身上如玫瑰花瓣四溅,是第五章唯一的亮点。

- 为什么无耻混蛋是一部8分的电影?
×和低俗小说相比,无耻混蛋好歹讲了一个故事,开头中间结尾,让身是客他们看了觉得心里更舒服没吃亏。但是电影最棒的是围绕故事的那些音乐啊,色彩啊,对话啊,偶尔喷的血啊,让人一路看下去觉得过瘾。虽然结尾很丢分,但是你看昆汀的师傅们拍的电影,那些香港功夫枪战片,会要求这么高一切都要合理吗?所以它不是9分,也不是7分,是个8分的电影。

- 为什么电影的英文名字,Inglourious Basterds,是拼写错误的?
×正确的拼写是Inglorious Bastards。一种可能是昆汀故意恶搞,要弄个和78年那版不同的名字;一种可能是为了显示皮特他们小学都没毕业;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昆汀交剧本出去宣传的时候,封面名字写错了,这个租录像带出身的家伙其实小学也没毕业。不过昆汀人现在NB了,将错就错,我就是鲁迅,我写错了就是通假了。。。

- 为什么无耻混蛋上映还没几个月,DVD就出来了,让我上国同胞在饱受无耻字幕的同时一饱眼福?
×这都不知道,快过圣诞节了,当年的电影不管是1月出的还是8月出的一律年底出DVD,因为美国佬到了年底愿意当冤大头买DVD当礼物。

原帖:http://paowang.net/post/1004851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