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作者存档

张生如玉剑气如虹

2010年4月3日 哥舒夜带刀 1 条评论

“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篇张国荣的。”

“看见卫西谛的博客了?”

“批准。怎么个安排?是看他的某个电影,还是就说张国荣?”

“都好。会长定吧。定了今天我交作业。”

“你倡议的,你定,我们从你……”

“三镖客我都看完两小时了啊。。。还剩一小时,要想今天交作业得赶紧开始看,不如天亮也看不完。张国荣的电影只有霸王别姬吧。”

“也看完两天了,就是评书没听完,不懂英文楞瞪着蓝屏真有点难度,听了一少半了。张姑娘这算加映,写起来应该很快吧,听从本会唯 一女性的安排。”

“那先写加片吧。写霸王别姬。那个不用看就能写。”

所以说《霸王别姬》。

我推崇李碧华,她的作品可能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她的才情让我很羡慕。她能把顺手拈来的一个故事拧过来拧过去,奇技淫巧,编的十分好看。比如《霸王别 姬》这个故事,起始可能很简单,就是要找部京戏编个故事,于是选了《霸王别姬》。把两个演员拽出来,让他俩发生爱情,暗合京剧的内容,这样戏里戏外就有了 联系,意思出来了;怎么才能让他俩情海波澜呢,在霸王那边放进去一个人,变成三角恋,然后再在虞姬这边也放一个人,故事就架起来了。这时候关键的拧那一下 来了,虞姬是个反串的男旦,就像推上了电闸一样,照亮了整个故事,层次重叠,立体了。然后再找个历史背景放进去,画面就鲜活了,这些人在那些时代,故事是 说也说不完,怎么写怎么有。生离死别,爱恨情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就是说看别人做容易,自己做起来难,作为一个文学家我深有感触。这个故事是上上 之作,简单的爱情故事架构中揉进了太多因素,并且打理的井然有序,好本事。

九三年的时候,葛优、张丰毅、英达、巩俐都是正当年,虽然表演技巧会略显滞涩,但是他们当时那股子风华正茂的气势弥补了小小的不足。这其中英达的角 色是最好演的,非常类型化的一个商人角色,片面单一,一点人情味儿都没有,帮着顺剧情的龙套。按说这种角色想抢戏很容易,但是没给他机会,只是让他老实巴 交的完成任务。

张丰毅的角色设置的就有些愣,有缺陷,整个人的变化有点接不上,这给了演员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他和菊仙完婚后,接着的情节就是他俩的婚后生活,这 场戏中巩俐演的严丝合缝,但是张丰毅完全没有表现出他为什么会受制于菊仙。小石头的坚强外表掩盖着软弱的性格,刚而易折,这方面张丰毅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虽然他还是完成了这个角色的主要部分,但是没有赋予这个角色以光彩,很遗憾。我想过换一个人会不会更好,比如那时候的申军谊,姜文,至少不会比他差。

葛优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银幕形象,很有意思。袁四爷这个人物绝非是什么一般的地主阔少,他是一个富贵子弟,虽然可能不学无术,没有什么经济学问, 但是这个人绝不是俗人。有手面,有场面,会玩,肚子里撑得起来船。他对程蝶衣并无奸诈,是以诚相待,该下的功夫下到了,你程蝶衣来就来,不来我也不勉强, 照样捧,继续追,早晚你是我的。葛优演得很不错了,但是我总觉得那里差那么一点,仔细想想,是服装道具弱了,没有让他显出一副富贵公子的派头来。

每一个爱情故事里都要有一个搅事棍子,后母啊,大嫂啊,小三啊什么的。巩俐在《霸王别姬》里面就是这么个角色,让人生恨,同情,少了她又不成戏。这 种反角往往让人印象深刻,很容易出彩。巩俐演的很不错,特别是她和张丰毅之间的章节,几乎全靠她撑起来。还有一个要提的是,那时候巩俐的身材,充分展示山 东大嫚的风采。

小石头小豆子从小学戏的地方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富连成,富连成从1903年创办至1948年解散,共培育了喜、连、富、盛、世、元、韵7科学生近 700人,人才辈出:侯喜禄,马连良,谭福英,裘盛戎,袁世海,谭元寿,冀韵兰。梅兰芳、周信芳等也曾在这里搭班学艺。吕齐老爷子演的关师傅在剧中非常醒 目,他是人艺的话剧演员,在片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舞台风格,和其他人不太搭调,但是由于这个角色的年龄、特殊的身份、老派的江湖气,舞台表演风格反而特别受 用,这个真的很妙。

蒋雯丽在其中客串的并不好,她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妓女,这两个身份并没有统一起来,只是在照着演。

小四这个桥段的存在,是这部电影由爱情片得以提升的要义所在,设置的非常好。在程蝶衣失身的那个晚上,他捡到了小四,宿命的象征。最后小四的叛逆等 等,四两拨千斤的把文革讲得非常透彻。等等等等,总之这个人物设置的太牛了。说到小四不得不说这片子的尺度,要是这电影是去年拍成的,肯定是个禁片,想想 娄烨那部传说中的春晚就知道了。

我一直不大看得上陈凯歌,他这人有点假,这种假多半是因为没底气,就要来点虚张声势。如果把《霸王别姬》从他的作品列表中拿出去,再看这个列表,就 能看出点门道了。其他的片子只有一两部算得上不错,大多数都不值一提。《霸王别姬》之所以这么好,要是论功行赏的话,第一是张国荣,第二是徐枫,第三才是 陈凯歌。整部电影是徐枫策划的,她发现了陈凯歌的才能,然后带着他做了这部电影,本来她是想把陈凯歌塑造出来的,但是获奖之后陈凯歌就听不进去别人的话。 当然不能说这片子是徐枫导的,但是徐枫在其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不然看看陈凯歌离开她之后都拍了些什么。这个片子还有一个成功的要素就是参与者都是风华正茂 的好年华,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要是换作现在,就算有这样的好剧本,也找不到这样的一班人马了。所以我从来没把这部电影算作是陈凯歌的,这就像前些年的皇马 队,以齐达内领衔的中场无比强大,所以劳尔的前锋位置就算是戳根木头,他们都能让球打在木桩上折射进门。

这部电影是属于张国荣的。片中程蝶衣出不了戏,曾经宁肯生活在戏里,台上台下都是虞姬,全部寄托都在霸王、师哥身上,而且被逼成同性恋。张国荣本人 也是同性恋,剧中程蝶衣的般般种种,他未必没经过。师哥破碎了蝶衣虚幻的寄托之后,袁四爷趁虚而入。我觉得程蝶衣和袁四爷之间是有真感情的,二人惺惺相 惜,并无始乱终弃。与袁四爷一起的日子是程蝶衣最幸福的时光,袁四爷让他的世界完满了,戏里戏外不分彼此,台上是杨贵妃虞姬,台下也是。张国荣的表演堪称 完美,看电影的时候我忘记了他是张国荣。他塑造了一个只属于中国的永恒的不朽的艺术形象,《霸王别姬》因他而传世,他因程蝶衣而名垂影史。

我并不是张国荣的铁杆粉丝,是他的自杀让我格外看待他。若是论华人男演员而言,《霸王别姬》的程蝶衣是不朽的演出,风华绝代的张国荣。

标签:

过火山河

2010年3月20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锦绣山河一把火》是部有点冷门的电影,下载的过程痛苦漫长,最后剩了一点就是不走了,我忍无可忍干脆不管了,改了后缀名直接看。

东欧人的艺术天分是天生的,我觉得他们的艺术能力指数一生出来就比其他的人高一个等级,也有可能是他们多桀的民族命运催生的。生活安逸了,所表现的东西就会缺少力度,描写每天都在吃猪头肉肯定比不上每天都想吃猪头肉更动人。《锦绣山河一把火》的内容并不复杂,波黑战争中的南斯拉夫人是怎么战斗的。

片中反复的强调兄弟阋墙的主题。一对发小从小到大混在一起,过着山中不知岁月长的田园生活,一直到战争爆发;隧道外的穆族指挥官是隧道内的塞族指挥官的妹夫;开杂货铺的胖老板和瘦邮递员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就像波黑战争中的塞族、穆族、克族一样,他们拿起了现代化武器,趴在不同的战壕里,千方百计的想要干掉曾经的兄弟。电影在表现这方面的时候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没有什么思前想后的恻隐之情,兄弟们见面相互打招呼的唯一方式是子弹,无所不用之极。女教师从隧道外走进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因为这个女教师的故事,这部电影有了普遍意义,因为很多人类在互相残杀的时候都用过这样的招数。我很钦佩女教师这个桥段,诗意的,悲伤的残忍。

他们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好像不是因为手指头被剪了这么简单。不过,波黑战争的原因大概也不复杂,对有信仰的人来说,一生大概只有两个状态,要么在战斗,要么在准备战斗。一大家子人围坐着,在风和日丽的户外聚餐,电视中的画面或者演讲激发了心中的信仰,于是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捍卫战争中,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想想《勇敢的心》中华莱士的鼓惑就释然了。当然,换个角度看,战争本身也很莫名其妙,你能解释清楚我们的三年解放战争吗?几百万中国人互相残杀,开心得不得了,还拍了很多大片用以献礼、纪念,彰显。从来没有感到荒唐悲凉吗?

我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也没什么坚定不移的信念,初中的时候看高阳的《胡雪岩》深受教诲,时至今日我还是当年的那个想法,如果爆发战争,那就把家人找个山沟安顿好,然后我出去捞世界去。日本人美国人苏联人蒙古人南蛮子谁说了算我都没意见,我过我自己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正常人,包括被我们关进医院的所谓的精神病患者。本片的导演并不是莽汉,他在解释兄弟阋墙原因的时候是细致有层次的来进行。隧道作为童年时兄弟俩故事的主要线索,一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这是那场战争的起始,那条有着象征意义的隧道被堵上的原因,这种仇恨是很难化解的。而具体到个人,两个那么相好的人是怎么进入你死我活的状态?胖子和主角在隧道顶上的那段问答是最好的注脚,就在他们的误会有一点点化解的时候……

片子的结构有点小花哨,但是想想这样的内容,如果一直顺着拍过来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很难演,也会让调子显得沉重,结构显得笨重,这么一想,现在的结构就有很大优势了。而且把童年那条线埋得很深,一直到最后与成年的结局汇合,这个很漂亮。

我很喜欢片尾结束时的那首歌,一剪子下去,嗷的一声嘶叫,全南斯拉夫人都在摇滚。

我发现维和部队在南斯拉夫人的眼中维持着万年无法翻身的小丑形象,他们在不同的电影中尽情的嘲讽维和部队,最突出的是同题材电影《无主之地》。在本片中维和部队也露了可爱的一小脸。

高唱着前南忠于铁托的革命歌曲,驾驶着大卡车冲出隧道的那个塞族老指挥官,是瓦尔特演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那个瓦尔特,《桥》中的那个老虎。《桥》的导演是穆斯林,在波黑战争中饿死在萨拉热窝,老虎的扮演者巴塔,就是本片中的老指挥官是塞族,波黑战争后曾经打算竞选总统,现在还是议员吧。

感慨。

标签:

谁的本命年要出租吗

2010年3月15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我觉得《出租车司机》和《本命年》很像,才放在一起看。

1966年李慧泉儿在北京出生了,那一年文革开始;10年之后,特维斯从越南退伍,在纽约找到了开出租车的工作,此时李慧泉儿该认识方叉子了,他俩 会一起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去世默哀,经历来自唐山的震动,在街头上用帆布搭起来的地震棚里打闹。特维斯对着镜子说:You talkin’ to me?,李慧泉儿则在懵懂中经历变革。到了1989年的时候,特维斯会在做什么呢?那一年,李慧泉儿从监狱里出来,走进了和纽约一样冰冷的城市——北京。

我没去过纽约,《出租车司机》里面的纽约黑暗、肮脏,埋葬光明和温暖,夜里不眠的霓虹灯散发着廉价的敷衍的诱惑,无数人隐没在黑暗之中,被孤独和冰 冷吞噬。1989年的北京处于剧烈的变革中,之前几十年形成的一些东西被无情的粉碎,那是一个可怕的年代,每一天都在淘汰,各种欲望被释放出来,无节制的 疯狂生长。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北京是因为变革的速度太快而显得和纽约一样的光怪陆离,让人迷失,某个三个月未见面的朋友可能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 了。

李慧泉儿和特维斯就像臭水沟里的两根铁棍子,坚硬冰冷,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他俩是强者,不畏惧,随时可以像一截铁棍一样毫不留情的挥舞出去,从来 没拿自己当回事。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爱和不爱,没有嗜好,没有牵挂,没有留恋,就像在都市垃圾堆里觅食的流浪狗一样,不靠近别人,也不能让别人靠 近。唯一融化他俩的出路也被堵死了,特维斯的爱情被他自己笨拙的结束了,李慧泉儿的爱情还没表白就已经荡然无存了。如果他俩能够有一个老婆,那么还有可能 寻找到一点慰藉,但是没有。整座城市就像一个永远旋转的大漩涡,他俩沉浮其中,因为没有牵挂而被甩的越来越远,每转一圈就离光亮的中心越远,离黑暗的边缘 越近。

有的时候,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或者在车上,我会突然放空,然后想,这他妈是什么地方,这鸡巴地方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他妈在这干鸡巴呢。全都是陌生 人,行人匆匆万家灯火,每一个窗口的灯光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所有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手里就像拎着一截螺纹钢,一步一步的走过,走累了就睡着了。如果特维 斯和李慧泉儿要是有一段恋情的话,那也可能是一段糟糕的过程,但是,哪怕是再糟糕的,也好过什么都没有,这两条流浪狗确实什么都没有。

特维斯决定自己来解决这一切,他活腻了。他觉得这个世界是被两种狗娘养的搞坏了的,一种是政客,一种是皮条客这样的东西:那就让我来终结一切。可笑 的是他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的那样死去,反而成了都市英雄。这是一个对现实充满轻蔑的,冷酷的,诅咒的结局,极尽讥讽之事。而李慧泉儿的结局则降至全片最 冷,他踉跄的逆着人潮,来到散场的剧院,无望无助,仿佛他是鬼魅穿行在人群中,或者他穿行在鬼魅中。李慧泉儿从来没考虑过生死,这世界跟他就没什么干系, 但是他却在最后处于弥留中。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却要死了。

《出租车司机》是想说,操他妈的,这世界就这鸡巴样了;《本命年》是想说,操他妈的,这世界为什么这鸡巴样了啊?

谢飞是个非常牛逼的导演,如果现在把他的电影看一遍,会觉得,我操,我们也阔过啊。《本命年》是某种类型片的一个高度,后来就没有人能达到了。那一 代人所经历的,所受到的教育,是第五代第六代天生缺失的。这电影里面的配角都挺有戏,最有意思的是管片警察小刘。这是一个有原则,但是充满市井气味的小警 察,他有制度内的那种强横的一面,毫不客气,也有人情味儿的一面,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油条,尽职尽责的小警察。刘斌演得非常好,让我想起谷峰、秦沛,还有台 湾的徐明。我国的很多文艺作品中的警察都跟小刘差不多的形象,这多多少少折射出我们对警察的希望。《出租车司机》则几乎是德尼罗的独角戏,一直到朱迪福斯 特出现,他俩好像手挽手走过那些事情,灯光都打在他俩身上。

不知道纽约现在怎么样了,如今的中国大地上倒是随处可见当年的纽约,执政者唯一守住的底线就是枪支还没泛滥。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20多岁的小伙子 随时可以变成杀手,不信看看新闻就知道了,砍路人,砍恋人,砍亲人,砍自己,毫不留情。

You talkin’ to me?

你冷吗?

“你得多干活,少想,少说,多找朋友,像咱们这样的,有了朋友,就不怕了。”

标签:

太阳在尽头升起

2010年2月23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太阳照常升起》是部大陆不多见的片子,华丽、傲气凌人、自信、霸气,坦荡荡的气势,就像姜文的形象一样。姜文的电影带有明显的属于自己的烙印,我觉得他的电影是大陆少见的有气质的电影。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喜欢《太阳照常升起》,在我看来这片子良莠不齐,有些地方过了。

先说结构,也就是要说故事了。肯定要剧透了,不过要是不说剧情,那就没法说下去了。故事从第四段开始,两个女人骑着骆驼在岔路口走上各自的路,周韵 的丈夫因为别的女人被枪毙,她怀着房祖名决定去丈夫的老家;与此同时,姜文举行婚礼,那场带有建国常见的初期乐观情绪的婚礼上,一个帐篷燃烧着挂在了周韵 所乘坐的火车车厢上,导致周韵受到惊吓产下房祖名,除了陈冲之外,房祖名、周韵、姜文、姜文媳妇、黄秋生全部都在命运的这个节点交汇。

周韵回到老家,疯疯癫癫的把房祖名带大,买鞋啊挖坑啊什么的都是这一时期的最后部分的;与此同时,姜文和黄秋生的故事也到了最后,姜文和陈冲偷情, 黄秋生看红色娘子军的时候,摸了一把屁股,好死不死的与此同时另外一个被摸屁股的女人叫了出来,黄秋生奔逃中撞破了姜文陈冲的奸情。有点天然骚的陈冲先是 出来指认黄秋生,未果;姜文又诱导黄秋生自首,又未果。这对狗男女一门心思想把黄秋生做掉,以保全自己,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应该是把黄秋生杀了,黄秋生肯 定不是自杀的。但是姜文的奸情应该还是败露了,所以被下放,在他抵达周韵所在的地方的时候,宿命的一刻到来了,周韵失踪了。接下来,房祖名把姜文的媳妇搞 了,姜文最后用黄秋生送的猎枪崩了房祖名。几个人又在那个小村子相逢,并且结束了一切,代表黄秋生出场的是他的枪。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故事,理顺这个结构对一个文学家来说并不困难。里面运用了很多魔幻的表现手法,就跟《地下》差不多,影影绰绰的围着现实的光怪陆离,这方面姜文展示了他傲人的资本,拍的好看,诗意、美丽。

当然这部电影不是这么简单的,还有另一部分。

四个片段,分别在故事之外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指向建国以来的历史。所出现的醒目的道具、事件等,都在上述故事之外还暗含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完成对历 史的表现。这是一个很牛的想法,但是姜文将其表达的太晦涩了,以至于这种隐喻变成了艰难的揣摩。这是我讨厌的,我第一次看着电影的时候就对此厌恶,如果不 是RS,我不会在几年后再看一遍的,当时打算再也不看了。我不反对用隐喻什么的来模糊地表达一些东西,但是不要搞得过分晦涩,你说了个事情,总要让别人猜 到你的意思吧,就像《2046》或者蔡明亮这几年拍的电影,你自己都不见得要知道表达什么那还有什么意思,全依靠读者天马行空的想象的话,那还要你的电影 做什么?《太阳照常升起》中有一些东西还能猜个大概,有一些则是全看个人发挥。

1、绣花鞋是什么意思?.从故事的角度来说,那可能是周韵或者房祖名他爹心中一直描绘的故乡,他们在新疆思乡时的寄托,或者是他爹泡周韵时的手段, 对周韵来说那双鞋是不可取代的爱情的记忆,她这辈子就这么一件事,不然她也不会在得知男人出了那事之后干脆的疯了。从隐喻的角度来说,这双鞋是指什么,那 种赶英超美,或者人民公社幸福生活的那种谎言?

2、石头房子是什么。从树下挖出的石头垒成了坚固的简陋的房子,但是其中的摆设却一碰即碎。树下的石头应该是指右派牛鬼蛇神什么的吧,他们让树歪 了,把他们挖出来丢掉。但是顽固的牛鬼蛇神们固守他们的精神家园,就是那些一碰就碎的东西,那些东西是他们的回忆,是他们曾经的理想,不能碰的东西,只在 虚幻中才能完整的存在。

或者是指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在幸福的彼岸?

就故事而言,那个房子是周韵的回忆存放之所?

3、算盘。那个算盘是指刘少奇的那一套吧,有这个意思吧。

4、枪。枪有宿命的意义,黄秋生死后,枪代替他完成了报仇,姜文崩了房祖名,自己也肯定是个死。那么这支枪,对历史来说意味着什么?群众?人民?传统文明?

5、黄秋生和姜文在第二段中的几个回合,都在隐喻建国以来特别那十年的人民内部斗争,陷害、揭发、交代、军转干部,压抑的性象征那些人类的正常的欲 望。对于那五个被抓出来的摸屁股的人,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是屈打成招的,也可以更进一步的理解为是真的有五个人摸了不同的五个女人,这说明人民的欲望是无法 真正扼杀的,这也是当时民间的真实写照,毕竟六人被摸只有一个不乐意的,黄秋生摸得那个简直一脸欢欣……

6、姜文等媳妇的那个山头上面的那只手,是如来佛握着孙悟空的那只手?暗指姜文善于对付女人?

7、周韵骑着骆驼到达那个苏联女人面前之前穿过的那些地方,是指苏联当时曾给中国带来了那些,工业啊什么的。苏联女人和翻译的分歧,那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了。

唉,把一个文学家逼成这样了,叫我怎么能喜欢这部电影呢。最让我揪心的是,他他妈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设置这些隐喻,就是一个很纯粹的故事,妈的,那可真操蛋了……我倒宁愿他就老老实实采用一个结构,用绚丽的手法来讲述一个爱情故事,那样我就不这么遭罪了。

姜文曾做过一届戛纳评委,那一年同为评委的还有梅格瑞恩,斯皮尔伯格。那一年入选的片子有土耳其超级无敌极其非常闷片《乌扎克》,还有我不怎么喜欢的《狗镇》,还有一部我和姜文都推崇备至的《大象》。

我非常喜欢大象,到了着迷的地步,那是一个有天赋的人的巅峰之作。《大象》用简洁干净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故事,看似简单的结构恰到好处的和主题 融合在一起,完美。而且《大象》超越了常见的主题意义,拍出了青春的魅力。我是看了《大象》之后,后来在一个地方看到说当年姜文是如何喜欢这部电影,在评 选的时候卖力的推举,最后让戛纳史无前例的把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颁给了《大象》。

《太阳照常升起》在结构上就有《大象》的影子,姜文做了改动,更花哨一点,使结构与讲故事手法更符合,他采用了倒叙。但是他没有像《大象》那么有 力,《大象》的简洁有一种凝视的力量。我觉得姜文之所以要表达的这么晦涩,未必出于本意,可能有顾忌审查的原因,拍的隐晦一些就好过一点,毕竟这片子的投 资不是那么简单的。

说到片中演员的表演,没什么说的。一部写意的片子,要的是符号,形象符号足以,也不会给演员表现的空间,不过他把周韵拍的是真漂亮。黄秋生会知道他 在演什么,房祖名很可能根本不知道在演什么,陈冲的骚劲太外露了,让崔健扮演一个在古建筑工作的工匠或者工作者,这个确实是很神的构思,特别是崔健在透彻 的讲述姜文那点事的时候,顺手在本子上画的,那可是五角星啊,老崔这一把客串确实有分量。可惜他敌不过陈冲的骚劲儿,所以很少有人在意老崔深刻的存在。陈 冲的骚劲儿,怎么说呢,对戏来说是相得益彰的,但是对陈冲来说,那就浪费材料了,陈冲演的再闷一点可以表现的更骚。把周韵和陈冲比一下,就能看出周韵的纯 来了吧,姜文的口味啊。

估计这片子让投资方赔了不少钱,所以姜文今年拍《让子弹飞》,找了一个纵贯线的阵容,明摆着是要硬掏钱来的,也不知道拍的怎么样了。现在大陆的这些导演,要想在老外面前拔份儿,也只有姜文了,田壮壮处于半昏迷状态,我看了《狼灾记》……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非议颇多的电影,但是可能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大陆出现这样有气质,诗意的电影了。你要是非要跟我抬杠说肯定还会有大陆导演很快就拍出比更好的这路电影,那我马上就去死行不行?反正我决定有生之年是再也看不到了。

艋舺载不动许多愁

2010年2月23日 哥舒夜带刀 3 条评论

我对艋舺的期望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电影之外的。台湾曾经有过自己的类型片,比如80年代初的暴力女系列,琼瑶的爱情片,后来侯孝贤杨德昌起来了,没多 久台湾就剩下两种电影了,一种是侯杨那种的文艺片,这个已经出现第二代继承人了,另一种是模仿日本那种不着调的青春偶像片,照着偶像电视剧的路子来的。偶 像片可以无限复制,文艺片则是越走路越窄,我一直觉得台湾电影快要死了,就在这时候钮承泽站出来拍了艋舺。

最早看到艋舺的宣传,我就为之一震,这是一个强力扭转局面的片子。客家话、马如龙、艋舺老街,这些可以抓住中老年人的怀旧心理,80年代的青春回忆 可以吸引中年人,阮经天赵又廷陈汉典是可以吸引年轻人的偶像,黑帮题材是一个商业符号,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完美的。在台湾竖起一面商业片的大旗,这才是电影 得以继续发展的道路。

我很担心豆导会拍成古惑仔那样的片子,暗暗祈祷他要是往教父、美国往事那个方向拍就牛了。我他妈忽略了豆导从十几岁就积攒起来的饱涨的文艺情怀,这个乡巴佬把艋舺拍成了一部青春偶像片……

艋舺披着黑帮片的皮,豆导超卖力的往里面狂塞青春的感慨什么的那些文艺青年的情怀。如果是从台湾商业市场的角度来考量,这样做可能是有它的道理,毕 竟这些年以来,他们一直看的就是这样的东西。但是从电影评价的角度来看,烂透了。特别是妓女的桥段,超唬烂。整个故事老套陈旧,这倒也无妨,但是讲述的方 法又是陈词滥调,打的也不好看。

这片子在音乐、摄影、服装道具上可算是上乘制作,在故事方面就是个三流。演员还可以,现在的小孩没什么生活经验,靠灵气演戏,阮经天几个演得不错了,只能说学的挺像,现在都这样,年轻演员没几个行的,都差不多这样,大陆的还要加上呆傻的气质。

好像演员出身的导演都舍不得剪片,艋舺居然2个多小时,我觉得剪成100分钟会好很多。有人算过账,这片子要卖出1亿5千万台币,豆导才不用卖房 子。就目前传来的消息来说,应该差不多可以做到的样子。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可以,至少是用心的,有诚意的,用力了,祝愿更多的台湾导演能够放下身段,拍 出更好更多的商业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