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0年6月 的存档

比爱你更长久的冷

2010年6月10日 哥舒夜带刀 评论已被关闭

比爱你更长久的冷

《爱你长久》是部看上去剧情滥俗的电影。一个举止不近人情的人,随着剧情的展开,被亲情、友情、爱情感化,聪明的小狗、可爱的小孩、慈祥的老人、真挚的朋友、可心的恋人……如同冬夜散发着温暖的炉火,主人公打开心中的郁结,开始了美好的生活。我们也起身离席,心满意足的走出影院,甚至想给陌生人一个拥抱才能宣泄心中的充盈的爱。这么简单的故事经过了欧洲人的捏把,与美国人的就完全两样了,变成了黄昏后星光黯淡下的窸窣小路。

导演Philippe Claudel是龚古奖获得者,文学作品获得过多个奖,这部电影是他的处女作,好像至今只拍了这一部。如果给这部电影打分,我会很矛盾,良莠不齐。故事构架的结实、顺畅,没有出现累赘,各司其职而且合情合理。这样简故事简单,人物功用明显的电影,想拍好是很大的挑战,缺乏故事性的平淡会让人抓狂的。比如姐姐在画廊看画,与教授开始交往。这个俗气的情节因为那幅非凡的画而平展动人,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的痛苦,那个情节就虚弱到消失了,以此类推等等等等。好的作品就是把常见的体裁演绎的非凡。

在某些具体的小情节上,处理的流俗;同样的,也会在某些这样的小地方闪烁着不俗。比如姐姐哄外甥女睡觉的时候,忍不住俯身亲吻了外甥女,这时候妹妹刚好在门外看到……不要这么巧好不好。姐妹俩去看望母亲,母亲叫着姐姐的名字,这是意料之中的,而姐姐粗暴的夺路而走,就是意料之外了。我讨厌充满巧合的故事,特别是被不同的故事重复了很多次的巧合,当一个人物被创造了之后,他有自己的命运,过多的干涉会让迅速褪色失真。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这样的故事会有一个谜底等着揭开,而揭开谜底的时间几乎是限定的——在100分钟的时候。怎么卖弄这个谜就要看编导的本事了,Philippe Claudel不愧为作家,在这点上做得水到渠成自然成书。而且他没有采用倒叙,真是谢天谢地,我非常不喜欢倒叙,特别让年岁不相称的演员去刻意扮演年轻人,那就是灾难。让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就在当下。我觉得这电影有一些侯麦风格的痕迹,无数的琐事堆积起来,平淡又平淡。剧中有几个人挺有趣,孤独的警官是明显的参照人物,设置的略显生硬;不能说话的老头有点含糊,也许是作为一个和睦家庭的必需品;最模糊的是那个执着又倒霉的黑人学生,看不出他是为什么而存在的。

Kristin Scott Thomas,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她不像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样戏路宽广,她是属于风格突出的那种。虽然因为《英国病人》而斐名,但是我觉得她在那个片子中花瓶的比重大一些,那个角色并不需要多少表演技巧,更需要的是相貌和一些贵族气质。相反,她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虽然是一个配角,片子也是个糖水片,但是她在其中却惹人夺目。《爱你长久》中她的表演非常出色,称职的挑起了一部独角戏。我迷恋她所散发的气质,多种性格错综复杂的融合,高贵坚硬脆弱敏感冰冷,些许神秘。

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是比出色还要弱一点的欧洲电影。

标签:

【知了会】蜘蛛女的爱

2010年6月2日 notme 评论已被关闭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矫情,就像会长大人说的那样,把蜘蛛女和革命者放在一个狭小黑暗的监狱里,逼着他们发生爱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一部非常残酷的爱情片,在这部电影中,“革命者”就代表着爱情本身。

整部电影的历史背景交待和革命者所从事的事业、敌我双方的身份都含糊不清,此外导演似乎也无意要把这革命者的来历和他要做的事情说个清清楚楚,只是说他被抓了,抓他的人想控制他,而他则努力着反控制。这个革命者很自私,他一心一意只想着自己的事业,要解放全人类,他也有惦记着的女人,因此对蜘蛛女的诱惑视若无睹,到最后还利用蜘蛛女的出狱为自己办事,而最终害死蜘蛛女的人也是这个革命者的同伙——这就是爱情,爱情就是这么自私,跟“革命”一个意思。

有一些想通过暴力的手段捕获爱情的人,把爱情关在牢房里,严刑拷打,想逼他就范,但是爱情可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他深知自己存在的意义——爱情可是全世界最美好的感情呀,只要是真正能拥有他的人就会获得幸福,如果全世界的人类都能获得爱情,那么全世界的人类就都幸福了,多么和谐啊!

但是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所代表的爱情的真相,他要蜘蛛女和他保持距离——瞧,爱情是需要距离的,要多远的距离呢?请参考身是客《火车》一文,就是一个胳膊的距离…….此外,革命者是表面坚强内心脆弱的,他虽然不屈服,但身体却一天天垮下来——瞧,爱情也是如此,没有办法去强迫一个人爱另一个人,但同时,爱情也那么容易受到伤害,容易被消灭。

再转来看蜘蛛女对革命者的爱,加上她一直絮絮叨叨讲述的那个纳粹时期的故事,在那个故事中,纳粹军官代表着爱情,当女人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就是爱情给人带来的美好,但在遭遇背叛的时候,爱情就会变成致命的东西。这个故事表达了蜘蛛女对革命者内在杀伤力的认同。表面上看,她对革命者是有爱情的,但后来,这种感情发生了转变——当革命者食物中毒的那个晚上,她伺候革命者,为他擦屎擦尿,并且使革命者为此感到窘迫和难堪,影片从这里开始,情感发生了质变。

在影片中,革命者有一个女朋友,他视此女为自己的心灵伴侣,所以我说他代表着爱情;而蜘蛛女,她把自己母亲的相片贴在监狱墙上,影片中有一些他想念母亲的片段,此外在蜘蛛女离开监狱时还给了一个把母亲的相片揭下的特写。为什么是母亲——因为影片要告诉大家,蜘蛛女对革命者的情感,其实并非是简单的爱情,从擦屎擦尿开始,这种感情已经升华为母爱了,这是比爱情更加无私伟大不计较得失和距离的感情。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关在笼子里,有可能会死掉一个,有可能会死掉两个,有可能会产生爱情,但是,更伟大的,OMG,产生了母爱!!!

当两个人相爱,互相保持着对对方美好的幻想,牵手是爱情,接吻是爱情,想念是爱情,上床是爱情——但,有一天你为他或者是他为你擦屎擦尿了,恭喜你,你们之间的爱比爱情还宝贵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不会计较我们的各种丑态,不嫌弃我们衰老,不厌恶我们的罪恶,还愿意给我们的错误买单,如果你的妻子或丈夫最后也变成这种人,你要相信这已经不是爱情捞。

最后蜘蛛女带着母爱举起双手迎接死亡,而革命者被扎了一针后在幻象中投入女朋友的怀抱,蜘蛛女的牺牲最后啥也没换来。导演用这样的结尾告诉我们——这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爱情电影,更加不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而是一部歌颂母爱的电影!

标签:

【知了会】血是冷的,心是软的

2010年6月2日 notme 1 条评论

这一次知了会的作业是卡波特和《冷血》,因为其他的作业也很多所以我来不及看小说——会长大人看了就行了,我专心看了电影。

同性恋作家卡波特因为《蒂梵尼的早餐》一炮而红,蜚声好莱坞。我喜欢《蒂梵尼的早餐》,不只是因为奥黛丽赫本光彩照人,还因为影片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也很打动人。后来他写了《冷血》这部小说,把他的生活情感和创作事业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冷血过后,他就没有什么大作问世了,我觉得这是必然的。

有两个坏蛋为了钱杀害了一家四口,后来被捕,卡波特以作家身份去跟这件案子,然后去接近被关押的犯人,最后发现自己对这个犯人起了腻歪的情愫,为了自己的创作,他一狠心不再帮这个犯人上诉,眼看着两人被判了绞刑。其实本来就该死,我一点也不觉得这个犯人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地方,卡波特对犯人的同情其实并非出于对他人的仁慈,而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和怜悯。卡波特是一个敏感又心软的人——扮演他的那个男演员演技一流,说话的声音像极了《南方公园》里的那个变态同性恋老师,我甚至怀疑他们的配音是同一人——他跑去看被害者的尸体,掀开棺材看,看了之后十分受不了,那个时候对凶犯的情感应该不会是爱或者是暧昧的爱。但是在当初找到警探的时候,卡波特对能不能抓到凶犯并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书会写成什么样子。

冷血是什么内,冷血是每个人都血管里都会流淌的血。梁惠王说,不要杀这头牛,太可怜了,换头羊来杀吧!人类的温暖只奉献给他们熟悉的、距离他们近的、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的人和事,这是真性情,否则就是矫情。我对波兰坠机事件一点感觉也没有,因为飞机上没有我认识和熟悉的人;同样,我捐钱给灾民之后,对他们的牵挂并不会比患了偏头痛的母亲更多,尽管我没有掏钱给她。对于卡波特来说,被害人已经是四具冷冰冰的尸体,但是凶手离自己很近,会呼吸能讲话,甚至有着和自己相仿的成长经历,同性恋作家敏感多情,但也拎得清,与自身命运相关联的作品大于对凶犯的暧昧情感大于对被杀害者的同情,不等式一划出来,选择也就自然分明。

说老实话,我一点也不喜欢这部电影,除了男主角的表演很精彩之外,整部片子拍的循规蹈矩,布光简直就像是用机器算好了数值一样,没有一点令人惊喜之处。强调人本主义强调对个体经验的关注,这样的主题再加上犯罪,我觉得拍的最好的是《沉默的羔羊》。《冷血》是加上了一点自传体性质,所以带上点诗意,但又在视觉上没创造啥美感——中规中举毕恭毕敬,导演虽靠这片子一举成名,但也难掩他是好莱坞培养出来的呆人一枚。

也许我该看看1967年版的那部。

标签: